光反应和暗反应图解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 图解 -

光反应和暗反应图解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牵着乌龟去散步 图解 7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光反应和暗反应图解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
  2.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与暗反应
  3. 光合作用,光反应,暗反应各阶段化学式
  4. 求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谢谢!
  5. 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方程式

一、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

6CO2+6H2O+光→C6H12O6+6O2;

在类囊体中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分子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ATP和NADPH同时产生O2。光反应包括光能吸收、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3步。

叶绿体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 NADPH分别作为能源和还原的动力将CO2固定,使之转变成葡萄糖,碳固定反应开始于叶绿体基质,结束于细胞质基质。

(1)叶绿素:在光合作用的光吸收中起核心作用,由一个卟啉环和一个很长的脂肪烃侧链组成,含一个镁原子,叶绿素a存在于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和蓝细菌中,高等植物和绿藻的细胞中含有叶绿素b;

(2)类胡萝卜素、藻胆素:吸收一些叶绿素不能吸收的杂色光将吸收的光能转移给叶绿素。

在光合作用中,光吸收的功能单位是由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脂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即光 *** 。每一个光 *** 含有两个主要成分:捕光复合物(LHC)和光反应中心复合物。

由几百个叶绿素分子、数量不等但都与蛋白质连接在一起的类胡萝ト素分子所组成。当光子被捕光复合物中的一个叶绿素或类胡萝ト素分子吸收时,色素被激发,激发状态从一个色素向另一个色素传递,直到传递给反应中心:一对特别的叶绿素。

由几种与叶绿素a相关的多肽以及一些与脂相连的蛋白质所构成,它们的作用是作为电子供体和受体。光 *** 将捕获的光能传递给中心的一对叶绿素a后,叶绿素a激发一个电子,并进入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链。

(1)光 *** 中捕光复合物的聚光色素吸收光子后,由基态变为激发态,并通过共振机制极其迅速地相互传递,最后传给反应中心的一对特殊的叶绿素分子a;

(2)叶绿素a被激发成激发态,同时放出电子给初级电子受体,此时叶绿素a被氧化成带正电荷的氧化态,而受体被还原成带负电荷的还原型受体;

(3)氧化态的叶绿素a又可从原初电子供体处获得电子而恢复为原来的还原状态,原初电子供体则被氧化成氧化态;

(4)原初电子供体由水分子处获得电子,水被裂解为O2释放出来。

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与暗反应

光反应阶段的特征是在光驱动下水分子氧化释放的电子通过类似于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那样的电子传递 *** 传递给NADP+,使它还原为NADPH。电子传递的另一结果是基质中质子被泵送到类囊体腔中,形成的跨膜质子梯度驱动ADP磷酸化生成ATP。

暗反应阶段是利用光反应生成NADPH和ATP进行碳的同化作用,使气体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由于这阶段基本上不直接依赖于光,而只是依赖于NADPH和ATP的提供,故称为暗反应阶段。

植物在同化无机碳化物的同时,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所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中。有机物中所存储的化学能,除了供植物本身和全部异养生物之用外,更重要的是可供人类营养和活动的能量来源。因此可以说,光合作用提供今天的主要能源。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能量转换站。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规模是非常巨大的。人类所需的粮食、油料、纤维、木材、糖、水果等,无不来自光合作用,没有光合作用,人类就没有食物和各种生活用品。换句话说,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大气之所以能经常保持21%的氧含量,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一方面为有氧呼吸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的积累,逐渐形成了大气表层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对生物体有害的强烈的紫外辐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合作用

三、光合作用,光反应,暗反应各阶段化学式

1、总反应式:CO2+H2O(光照、酶、叶绿体)==(CH2O)+O2(CH2O)表示糖类

2、物质变化:H2O→2H+ 1/2O2(水的光解)

3、物质变化:CO2+C5化合物→2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

4、2C3化合物+4NADPH+ATP→(CH2O)+ C5化合物+H2O(有机物的生成或称为C3的还原)能量变化:ATP→ADP+PI(耗能)

5、能量转化过程:光能→不稳定的化学能(能量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稳定的化学能(糖类即淀粉的合成)

四、求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谢谢!

总反应:CO2+ H2018——→(CH2O)+ O218

光反应和暗反应图解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第1张图片-

分反应:H20→H+ O2(水的光解)NADP++ 2e-+ H+→ NADPH(递氢)ADP→ATP(递能)CO2+C5化合物→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C3化合物→(CH2O)+ C5化合物(有机物的生成)

1.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之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能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上进行的

2.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没有光能也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的.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是一个整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二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17世纪荷兰科学家Van Helmont进行柳树盆栽试验。证明柳树生长所需的主要物质不是来自土壤,而是来自水。

1771年英国牧师、化学家J.Priestley进行密闭钟罩试验,有植物存在蜡烛不熄灭,老鼠不会窒息死亡。1776年提出植物可以“净化”空气。1771年被称为光合作用发现年。

1782年瑞士人Jean Snebier用化学 *** 发现:是光合作用必需物质,是光合作用产物。

1804年瑞士人N.T.De Sauss *** e做定量实验证实植物所产生的有机物和所放出的总量比消耗的多,证明还有水参与反应。

18 *** 年J.V.Sachs发现照光叶片遇碘会变蓝,证明光合作用形成碳水化合物(淀粉)。

19世纪末,证明光合作用原料是空气中的和土壤中的,能源是太阳辐射能,产物是糖和。

2018年6月,美国《科学》 *** 刊登的一项新研究说,蓝藻可利用近 *** 光进行光合作用,其机制与之前了解的光合作用不同。这一发现有望为寻找外星生命和改良作物带来新思路。新研究发现,上述蓝藻在有可见光的情况下,会正常利用“叶绿素-a”进行光合作用,但如果处在阴暗环境中,缺少可见光时,就会转为利用“叶绿素-f”,使用近 *** 光进行光合作用。

五、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方程式

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方程式CO2+H2O(光照、酶、叶绿体)=(CH2O)+O2(CH2O)。

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其主要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涉及光吸收、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碳同化等重要反应步骤,对实现自然界的能量转换、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

1990年,一种红藻化石在加拿大北极地区被发现,这种红藻是地球上已知的之一种有 *** 繁殖物种,也被认为是已发现的现代动植物最古老祖先。对红藻化石的年龄此前没有形成统一看法,多数观点认为它们生活在距今约12亿年前。

为了确定这种红藻化石的年龄,研究人员专门到加拿大巴芬岛收集包含这种红藻化石的黑页岩并用铼锇同位素测年法分析,认为红藻化石有10.47亿年的历史。

植物在同化无机碳化物的同时,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所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中。每年光合作用所同化的太阳能约为人类所需能量的10倍。有机物中所存储的化学能,除了供植物本身和全部异养生物之用外,更重要的是可供人类营养和活动的能量来源。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规模是非常巨大的,据估计,植物每年可吸收CO2约7×1011吨,合成约5000亿吨的有机物。地球上的自养植物同化的碳素,40%是由浮游植物同化的,余下60%是由陆生植物同化的。

大气之所以能经常保持21%的氧含量,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一方面为有氧呼吸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氧气的积累,逐渐形成了大气表层的臭氧(O3)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对生物体有害的强烈的紫外辐射。

光反应和暗反应图解和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标签: 应和 反应 图解 区别 联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