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蜱字怎么读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蜱字怎么读的知识,包括蜱虫民间叫什么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何谓蜱虫 “蜱”字怎么读
蜱这个字念pí蜱虫体形极小,在平常状态下只有芝麻粒儿那么小,但在吸了血之后会变得像红豆那么大。蜱在对人或动物叮刺吸血的时候,并不会有疼痛的感觉,但会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 *** 炎症反应,还会引起森林脑炎等疾病。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硬蜱颚体也称假头,位于躯体前端,从背面可见到,由颚基、螯肢、口下板及须肢组成。颚基与躯体的前端相连接,是一个界限分明的骨化区,呈六角形、矩形或方形;雌蜱的颚基背面有1对孔区,有感觉及分泌体液帮助产卵的功能。螯肢1对,从颚基背面 *** 伸出,是重要的刺割器。口下板1块,位于螯肢腹面,与螯肢合拢时形成口腔。口下板腹面有倒齿,为吸血时固定于宿主皮肤内的附着 *** 。螯肢的两侧为须肢,由4节组成,第4节短小,嵌出于第3节端部腹面小凹陷内。
二、蜱这个字怎么读
1、pí。部首:虫。笔画:14。笔顺:竖、横折、横、竖、横、点、撇、竖、横折、横、横、撇、横、竖。基础释义:节肢动物,身体椭圆形,头 *** 和腹部合在一起,有四对足。种类很多,有的吸植物的汁液,对农作物有害;有的吸人畜的血,能传染脑炎、回归热等。也叫壁虱。
2、蜱虫,寄螨目蜱总科的暂时 *** 寄生虫,全世界约有800种,中国约有110种。蜱虫的体形很小,一般在2-10毫米之间;虫体从背部看分为颚体和躯体两个部分;颚体也称假头,位于躯体前端;躯体呈袋状,多褐色,覆盖有盾板;雄蜱的盾板几乎覆盖着整个背面,雌蜱仅占体背前部的一部分。
3、蜱虫在全 *** 有分布;栖息于森林、草地与家畜的圈舍、人类房屋缝隙或者鸟类巢穴。蜱虫无论是成虫还是幼虫,它们的一生都吸血,宿主包括各种陆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还有部分种类喜爱侵袭 *** 。
4、蜱虫多时会 *** 成群,并且非常不容易剔除;成虫吸血后 *** 落地,在表层缝隙中产卵,一次产卵50-200粒,卵在适宜条件下2-4周内就能孵出幼虫。蜱虫分为硬蜱和软蜱;硬蜱寿命较短,能活1个月到数十个月不等;软蜱能活五六年,甚至数十年。
5、蜱虫除了给动物家畜造成虫害之外,还寄生于 *** 表面吸食人血,造成许多的被咬者染上各种传染病,严重者甚至会丧命。蜱虫在吸血时虽无痛感,但却可造成被咬者局部充血、水肿等急 *** 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 *** 染。更有些蜱虫唾液分泌的神经 *** 引起被咬者的上行 *** 肌肉 *** ,导致患者呼吸衰竭而死亡。
三、"蜱"这个字怎么念
要了解"蜱"这个字的读音,它在中文中被写作"蜱",其拼音为pí。这种生物也被称作壁虱,有多种别名,如草扒子、草别子、牛虱以及草蜱虫。蜱虫常常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者寄宿在牲畜的皮毛间。它们的体型各异,未吸血时仅有绿豆般大小,有的甚至细小如 *** ;而饱餐血液后,它们的体型会膨胀至黄豆甚至指甲盖大小。值得关注的是,蜱虫叮咬后可能导致无形体病,这是一种传染 *** 很强的疾病。人类普遍易感,特别是那些与危重患者有过密切接触,或者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和陪护者,如果没有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他们也有可能被感染。因此,对于这类可能的感染风险,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并做好防护。
四、“蜱”怎么读·
1、蜱是一种寄生动物,专门吸取动物和人类的血液。其读音与“皮”字相近。以下是关于蜱的详细介绍:
2、蜱的读音与正确发音。在日常交流中,准确发音对于理解和交流至关重要。对于“蜱”这个字,正确的发音是pí。在发音时,注意声母为“p”,韵母为“i”,发出清晰的声音。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通过多次练习和参考标准发音来掌握正确的读音。
3、蜱的基本信息。蜱,又称壁虱、扁虱等,属于寄螨目蜱科。它们成虫大多隐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丛中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的皮毛间,靠吸取动物血液为生。蜱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健康隐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警惕。此外,蜱的形态特征也是识别它们的重要依据之一。一般来说,蜱呈红褐色或灰色,长卵圆形,背面有褐色的斑纹。它们体型较小,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4、蜱的分布及危害。蜱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从热带地区到温带地区都有它们的踪迹。它们不仅影响动物的健康,还会传播疾病给人类。在某些地区,蜱是许多重要疾病的传播媒介,如森林脑炎、出血热等。因此,了解蜱的分布和危害对于预防疾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5、总的来说,正确掌握蜱的读音并了解其基本特征、分布和危害,对于保护自身健康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保持警惕,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与蜱亲密接触,以预防疾病传播。
五、“蜱”字怎么读
读 pí。声母p,韵母i,音调第二声。
“蜱”一种节肢动物,身体椭圆形,头 *** 和腹部合在一起,有四对足。种类很多,有的吸植物的汁液,对农作物有害;有的吸人畜的血,能传染脑炎、回归热等。也叫壁虱。
1、环境防治草原地带采用牧场轮换和牧场隔离办法灭蜱。结合垦荒,清除灌木杂草,清理禽畜圈舍,堵洞嵌缝以防蜱类孳生;捕杀啮齿动物。
2、化学防治蜱类栖息及越冬场所可喷洒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等。林区用六六六烟雾剂收效良好,牲畜可定蜱虫的个人防护和处理
3、生物防治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用生物 *** 狂扫喷洒主要发生蜱虫的地面,持效期特长,对人畜无害;也可用藻盖杀(0.12%藻酸丙二醇酯)物理防治,无色无味,对 *** 无毒、无害、无污染。
4、个人防护进入有蜱地区要穿五紧服,长袜长靴,戴防护帽。外露部位要涂布驱避剂,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带出疫区。
5、 *** 物预防皮肤涂抹或居室喷洒罗浮山百草油,能有效预防蜱虫叮咬。
六、蜱怎么读虫 ***
1、蜱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
2、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仅存于欧洲)。中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 *** 寄生虫,是一些 *** 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3、蜱在生活史中有更换宿主的现象。根据其更换宿主的次数可分为四种类型:
4、①单宿主蜱:发育各期都在一个宿主体上,雌虫饱血后落地产卵。如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
5、②二宿主蜱:幼虫发育为若虫在一个宿主体上,而成虫在另一个宿主体上寄生。如残缘璃眼蜱(Hyalo *** detritum)。
6、③三宿主蜱:幼虫、若虫、成虫分别在3个宿主体上寄生。如全沟硬蜱、草原革蜱。90%以上的硬蜱为三宿主蜱,蜱媒疾病的重要媒介大多是三宿主蜱。
7、④多宿主蜱:幼虫、各龄若虫和成虫以及雌蜱每次产卵前都需寻找宿主寄生吸血,每次饱血后离去。吸血前大约绿豆粒大小;吸饱血后,可达大拇指大小。通常软蜱都属多宿主蜱。
七、何谓蜱虫 “蜱”字怎么读 蜱虫从何而来
1、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蜱读(pi)第三声。
2、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 *** 寄生虫,是一些 *** 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3、虫体椭圆形,未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虫体长2~10mm;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状,大者可长达30mm。表皮革质,背面或具壳质化盾板。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部份。
4、硬蜱多分布在开阔的自然界,如森林、灌木丛、草原、半荒漠地带。而不同蜱种的分布又与气候、土壤、植被和宿主有关,如全沟蜱多见于高纬度针阔混交林带,而草原革蜱则生活在半荒漠草原,微小牛蜱分布于农耕地区。在同一地带的不同蜱种,其适应的环境有所不同,如黑龙江林区的蜱类,全沟蜱多于针阔混交林带,而嗜群血蜱(Hae *** physalis concinna)则多见于林区的草甸。软蜱栖息隐蔽的场所,包括兽穴、 *** 及人畜住处的缝隙里。
5、蜱类寻觅宿主的方式:蜱的嗅觉敏锐,对动物的汗臭和CO2很敏感,当与宿主相距15m时,即可感知,由被动等待到活动等待,一旦接触宿主即攀登而上。如栖息在森林地带的全沟硬蜱,成虫寻觅宿主时,多 *** 在小路两旁的草尖及灌木枝叶的顶端等候,当宿主经过并与之接触时即爬附宿主;栖息在荒漠地带的亚东璃眼蜱,多在地面活动,主动寻觅宿主;栖息在牲畜圈舍的蜱种,多在地面或爬上墙壁、木柱寻觅宿主。
好了,关于蜱字怎么读和蜱虫民间叫什么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