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蒙古栎怎么读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蒙古栎树的 *** ,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蒙古栎怎么读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王栎鑫的栎怎么读
“王栎鑫”的“栎”读音是yuè。
栎,汉语二级字,读作栎(lì或yuè),栎(lì)是指落叶乔木,俗叫柞树或麻栎,花黄褐色,果实叫橡子或橡斗。木质坚硬,可制家具或供建筑用,叶可喂柞蚕。另有栓皮栎,树皮质地轻软,是制造软木器的主要原料。栎(yuè)是指栎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栎在姓名里读yuè。
2、山有苞栎。——《诗·秦风·晨风》
3、白于之山,下多栎檀。——《山海经·西山经》
4、槠栎草斗之实。——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麻栎是壳斗科、栎属植物落叶乔木。
柞栎一般指蒙古栎。落叶乔木,高达30米,树皮灰褐色,深纵裂。
二、柞木鸟柞木怎么读
关于柞木鸟,柞木怎么读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柞木(zuò mù)一种树木榨木,柞木的误写。
3、别名:凿子树,蒙子树,葫芦刺,红心刺,也称蒙古栎;大风子科柞木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棕灰色,叶薄革质,雌雄株稍有区别,通常雌株的叶有变化,叶柄短,总状花序腋生,花小,花梗极短,花萼卵形,花瓣缺;花丝细长,花 *** 椭圆形,子房椭圆形,浆果黑色,球形, *** 2-3粒,卵形,花期春季,果期冬季。
4、 柞木(蒙古栎)为喜光树种,适应 *** 强,耐火,耐干旱瘠薄,耐寒 *** 强,能耐-50℃的低温。
5、喜欢温凉气候和中 *** 至 酸 *** 土壤,通常生于向阳干燥山坡。
6、蒙古栎的根很深,主根发达,但不耐移植。
7、榨木(zuò mù)长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15M;有刺。
8、叶革质,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4-8CM,宽3-4CM,顶端渐尖或微钝,基部圆形,边缘有细锯齿,两面 *** 。
9、总状花序腋生,长1-2CM,有细柔毛;花淡 *** 或绿 *** ,形小,有短柄;萼片近圆形;雄花的雄蕊多数,花丝较萼片长数倍;雄花的花柱极短,柱头稍肥厚。
三、“栎”这个字怎么读
1、落叶乔木,叶子长椭圆形,结球形坚果,叶可喂蚕;木材坚硬,可制家具,供建筑用,树皮可鞣皮或做染料。亦称“麻栎”、“橡”;通称“柞树”。
2、栎(Quercus),壳斗科栎属植物的通称,不包括青冈属。又称橡、槲。全属有300多种,分布在北半球的欧、亚、非、美4洲。中国有60多种及变种。栎木材坚硬,花纹美观,耐磨耐腐,可供家具、室内装修、车辆等用材。栎实可作饲料、酿酒、浆纱等用。树皮、壳斗可提制栲胶。落叶栎类的嫩叶可饲养柞蚕,老叶作饲料。栓皮栎树皮可制软木。栎材及其枝丫是很好的薪炭材。利用栎木可培养香菇及木耳等。
3、栎为常绿或落叶乔木,稀灌木。单叶互生,披针形、椭圆形或倒卵形,叶缘有锯齿或波状裂片。花单 *** ,雌雄同株,雄花序为下垂柔荑花序,雌花单生或数朵生于一总梗上排成穗状。坚果,基部有杯状壳斗包着。在中国除新疆只有栽培种外,全国都有野生栎类分布。种类有麻栎类、槲栎类、高山栎类、巴东栎类。
4、落叶栎类多为喜光树种,一般较耐寒,其中尤以蒙古栎、辽东栎、槲树耐寒 *** 最强,其次是麻栎、栓皮栎;而白栎等则较喜温暖,水青冈对霜冻较敏感。常绿栎类较耐荫,对热量要求高,但川滇高山栎较耐寒,而巴东栎等则耐寒 *** 较差。落叶栎较耐干旱,常绿栎类较喜湿润。栎树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中 *** 土、石灰 *** 土和酸 *** 土上均能生长,抗烟尘、耐火力强。深根 *** ,萌芽力强。生长速度因树种而异,其中以麻栎、栓皮栎生长较快。用于造林的树种以麻栎、栓皮栎为主。直播造林多采用穴播。以营造松栎混交林为宜,不但生长快,而且病虫害少。
四、栎字怎么读
落叶乔木,叶子长椭圆形,结球形坚果,叶可喂蚕;木材坚硬,可制家具,供建筑用,树皮可鞣皮或做染料。亦称“麻栎”、“橡”;通称“柞树”。
1.〔~阳〕地名,在中国陕西省。
山有苞栎。——《诗·秦风·晨风》
白于之山,下多栎檀。——《山海经·西山经》
槠栎草斗之实。——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一种落叶乔木,花黄褐色,果实叫橡子或橡斗。木材坚硬,可制家具,供建筑。树皮可鞣皮或做染料。叶子可喂柞蚕。另有一种栓皮栎,树皮质地轻软,富有弹 *** ,是制造软木的主要原料
山有苞栎,隰有六驳。——《诗·秦风·晨风》
又如:栎散(栎木一类无用的木料);栎樗(比喻无用之材。作为才质不好的谦词)
建章宫后阁重栎中,有物出焉。——《史记》
古都邑名,春秋时郑国别都,在今河南省禹县
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史记·楚元王世家》
栎雌妒异,倏来忽往。——潘岳《射雉赋》
以牙栎之,裁断皮出血。——《艺文类聚》引《广志》
1.〔~阳〕地名,在中国陕西省。
社栎[ shè lì ]《庄子·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乎曲辕
,见栎社树,其大蔽牛,絜之百围……﹝曰:﹞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后以“社栎”谓里中不材之木。喻无所可用。
栎梂[ lì qiú ]橡实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橡实》。
栎樗[ lì chū ]谓无用之材。多用作自谦之词。
五、柞木的“柞”怎么读
1、别名:凿子树,蒙子树,葫芦刺,红心刺;大风子科柞木属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棕灰色,叶薄革质,雌雄株稍有区别。
2、通常雌株的叶有变化,叶柄短,总状花序腋生,花小,花梗极短,花萼卵形,花瓣缺;花丝细长,花 *** 椭圆形,子房椭圆形,浆果黑色,球形, *** 2-3粒,卵形,花期春季,果期冬季。
3、毛枝柞木本变种和原变种的区别是:叶宽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上面脉上有毛,下面有疏短柔毛;枝条有密长柔毛;花序有密毛。
4、花期8-9月,果期10月至次年春季。产秦岭以南和江南各省区。生于海拔500-1100米的山坡林缘。
5、生于海拔800米以下的林边、丘陵和平原或村边附近灌丛中。
6、柞木为喜光树种,适应 *** 强,耐火,耐干旱瘠薄,耐寒 *** 强,能耐-50℃的低温。喜欢温凉气候和中 *** 至酸 *** 土壤,通常生于向阳干燥山坡。
7、柞木的根很深,主根发达,但不耐移植。柞木适应较广的土壤类型,多生长在酸 *** 或微酸 *** 较肥沃的暗棕色森林土和棕色森林土上。人为 *** 严重的山地,能在干燥阳坡,土体发育不全的粗骨土上成林,但其地位甚低。
六、槲树和蒙古栎的叶子怎么区分
1、探索自然的秘密:槲树与蒙古栎的叶子差异揭示
2、在大自然的画廊中,槲树与蒙古栎,这两位树木界的独特 *** ,各自以其独特的特征吸引着我们的注意。槲树,别名波罗栎,其拉丁学名Quercus dentata,拥有丰富的别称,如波罗叶、柞栎等,而在我国东北,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橡树或槲樕。而蒙古栎,名字直译即中国本土的象征,学名Quercus mongolica,亦有柞树、小叶槲树等美誉,河北地区则称其为蒙栎。
3、当我们聚焦在叶片上寻找线索,看似微小的差异揭示了它们的身份。《中国植物志》和《中国树木志》中的对比研究表明,槲树的叶子叶柄通常带有柔软的毛,与之相反,蒙古栎的叶柄则光滑 *** 。这看似微不足道的特征,实则是两者区分的关键所在,但生活中的观察往往需要更深入的探寻。
4、然而,仅凭叶子的毛发差异还不够深入。让我们换个视角,想象一下:槲树的壳斗外壁小苞片宛如杨子荣头戴的精致狐毛帽,精致而细腻;而蒙古栎的壳斗则如周扒皮半夜鸡叫时的瓜皮帽,饱满且富有立体感。这样的比喻,使这两种树木的形象更加生动,也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更直观的识别 *** 。
5、总的来说,虽然从叶子的叶柄特征上可以初步区分槲树与蒙古栎,但深入观察它们的壳斗,你会发现区分它们其实更为直观和有趣。这些细节上的差异,就像大自然为我们留下的小小谜题,等待我们去发现和欣赏。在大自然的探索中,每个细微的特征都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学习。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蒙古栎怎么读和蒙古栎树的 *** 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