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鐎怎么读,以及鐎斗读音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陆游的杯中感怀这首诗怎么拼读
1、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2、青衫犹是鵷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3、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4、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出塞声。
5、(2)鵷行:谓朝班也。杜甫《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诗:“去岁兹辰捧御床,五更三点入鵷行。”
6、(3)剑外:唐人称剑阁以南蜀中地区为剑外。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7、(4)刁斗:古行 *** 具,夜鸣之以警众报时者也。《史记.李广传》:“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习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注:“以铜为鐎,受一斗,昼炊饭食,夜击持行,名曰刁斗。”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诗:“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8、(5)檀槽:乐器名。檀木所为之琵琶槽也。《谈宾录》:“开元中,有中官白秀贞,自蜀回,得琵琶以献,其槽以逻沙檀为之,温润如玉。”李商隐诗:“檀槽一抹广陵春,定子初开睡脸新。”唐后主李煜《书琵琶背》诗:“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槽。”出塞:汉横吹曲名。《晋书.乐志》:“《出塞》《入塞》曲,李延年造。”《晋书.刘隗传》:“刘畴避乱坞壁,贾胡百数欲害之,畴援笳而吹之,为《出塞》《入塞》之声,以动其游客之思,于是群胡垂泣而去。”又按《西京杂记》:“戚夫人善歌《出塞》《入塞》《望归》之曲。”
二、刁怎么读 刁的读音
1、刁:diāoㄉㄧㄠˉ。以小动物貂为刁之范式。
本义:狡猾,无赖。如:刁棍、刁滑。
衍义:特指“刁斗(dǒu)”。古代军中用具,白天用来烧饭,夜间击以巡更。
2、《唐韵》都聊切《集韵》《韵会》《正韵》丁聊切,音貂。古者军有刁斗。《前汉·李广传》不击刁斗。《注》孟康曰:以铜作鐎,受一斗,昼炊飮食,夕击夜行。
又刁刁,风欲止微动貌。《庄子·齐物论》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郭象注》调调,刁刁,摇动貌。
三、谁知道『彝』字怎么读
彝(1)彜 yí(2)(形声。从糸(mì),攻(gǒng)持米,彑(jì)声。为双手捧丝、米奉献神灵。据甲骨文,象双手捧鸡奉献之意。本义:古代祭祀时常用的礼器的总称)(3)同本义 [sacrificial vessels]官司彝器。――《左传》(4)大型盛酒器,并作为礼器以其显赫的地位和精美的造型著称,为酒器中所谓的“庙堂之器”。与鼎合称“鼎彝”,泛指青铜礼器。方彝是宋人以这类器形体作方形而确定的称谓,至今沿用。有个别为长体有肩式,似二方彝合并,称之为偶方彝。此酒器流行于商周之际,形制多是高四方体,四面坡屋顶形的盖,有钮。多直腹,也有鼓腹。又如:彝俎(泛指礼器);彝鼎(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礼器);彝斝(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酒器);彝簋(泛指古代祭祀所用的礼器)“彝”既为大共名,又为盛郁鬯以祼祭之器的总称,亦可曰小共名;为宗庙之常器,属礼器之地位较高者;基本形制是:有流,有鋬,或有可把握之提梁,四足或圈足,并常以“画布巾幂之”(《周礼·天官·幂人》);《周礼·春官·司尊彝》等所谓“六彝”分别是:1、鸡彝,即今所谓盉(封顶);2、鸟彝,即今所谓爵,由鸡彝分化而来,乃祼器而非饮器;3、斝彝,即今所谓斝。盛鬯或温鬯之用;4、黄彝,即今所谓觥或觵,俗曰“黄目”;5、虎彝,今所谓觥中作虎首而四足者;6、蜼彝,即今所谓鐎类器。彝类之排序亦大致是由小而大,小而尊,大而卑。(5)常规[cardinal principle]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诗·大雅》(6)彝族,中国少数民族 [the Yi nationality]
四、刁怎么读
1、刁:diāoㄉㄧㄠˉ。以小动物貂为刁之范式。
本义:狡猾,无赖。如:刁棍、刁滑。
衍义:特指“刁斗(dǒu)”。古代军中用具,白天用来烧饭,夜间击以巡更。
2、《唐韵》都聊切《集韵》《韵会》《正韵》丁聊切,音貂。古者军有刁斗。《前汉·李广传》不击刁斗。《注》孟康曰:以铜作鐎,受一斗,昼炊飮食,夕击夜行。
又刁刁,风欲止微动貌。《庄子·齐物论》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郭象注》调调,刁刁,摇动貌。
五、古代器具读法(十一)
本义:盛饮食或其他液体的圆口器皿。
置守宫盂下。--《汉书·东方朔传》
*** 一豚蹄,酒一盂。--《史记·滑稽列传》
鉴:形如大缸,大敞口,广腹,平底,无足或圈足,两耳或四耳,是大型盛水器。用来盛水、盛冰、照容和沐浴。“鉴”一名就是根据盛水后照容(起镜子)的作用而来。
鉴,大盆也,一曰鉴诸,可以取明水于月。--《说文》
卫灵公有妻三人,同鉴而浴。--《庄子》
描述:用于取酒的挹酒器,多作带有曲柄的小杯式样,如北斗星之形。现于商朝。
太宰持斗而御户右。--《大戴礼记·保傅》。
金樽清酒斗十千。--唐·李白《行路难》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史记·项羽本纪》
描述:三足,有柄,或有流。白天用来做饭,夜间用来敲击报更。“”
鐎,温器,有柄斗,似铫,无缘。--《埤苍》
以铜作鐎器,受一斗。昼炊饭食,夜击持行,名曰刁斗。--《集解》
描述:短颈、敞口、深腹、圜底,釜之有耳者即是鍪,陶制或青铜制。流行于汉代。
描述:大腹小口的瓦器,既可用来汲水、存水,也可用来盛粮。
用瓦木罂,容十升以上者,五十步而十,盛水且用之。--《墨子》
盘:盛水和古人盥洗时承接弃水的用具。形制为圆形,口大,圈足,腹浅而平,有的有耳,有的有流。
勺:又谓枓,是取酒器。一般呈短圆筒形,旁有短柄,柄或中空,以安木把。
匕:相当于现在的汤匙、调羹,是古代挹取食物的器具。从体上分为尖形体匕和椭圆体匕,从柄上分为曲柄匕和直柄匕。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