筇怎么读?搘筇的读音

牵着乌龟去散步 怎么读 7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筇怎么读,以及搘筇的读音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筇怎么读 筇的正确发音
  2. 滇池怎么读 滇池是哪里
  3. 筇怎么读什么意思
  4. 倚筇随处弄潺湲怎么读
  5. 筇字怎么读
  6. 筇 怎么读
  7. 汨字怎么读

一、筇怎么读 筇的正确发音

1、在现代汉语中,筇这个词已经很少被使用了。但是,在一些古代文献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比如《诗经》中就有“筇竹、箫韶”这样的描述。

2、在现代汉语中,筇这个词已经很少被使用了。但是,在一些古代文献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比如《诗经》中就有“筇竹、箫韶”这样的描述。

3、筇(qióng)是一个汉字,读音为qióng。它是一个古代的物品,通常用于 *** 箭杆、鞭子等。

4、总的来说,筇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汇,它的使用范围已经非常有限了。但是,了解它的发音和含义,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历史等方面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滇池怎么读 滇池是哪里

1、滇池拼音:diān chí。(名)又称昆明湖,在云南昆明。

2、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 *** 泽、滇海。在昆明市西南,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千米,云南省更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平均水深5米,最深11米。湖水在西南海口洩出,称螳螂川,为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

滇池风光秀丽,为中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四周有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西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筇竹寺、大观楼及晋宁盘龙寺、郑和公园等风景区。度假区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

原来环湖地区常有洪涝水患,早在1262年就在盘龙江上建松华坝,1268年又开凿海口河,加大滇池的出流量,减轻环湖涝灾。1955年以后在湖的上游各个河流上先后修建十座余大中型水库,沿湖修建几十座电力排灌站,解除洪涝灾害,并确保农田灌溉和城市工业、生活用水。湖内产鲤、鲫、金钱鱼等。

三、筇怎么读什么意思

筇拼音qióng,常与筇竹搭配,表示一种竹,实心,节高,宜于作拐杖。

筇竹是禾本科,筇竹属中小型竹类植物。竿高可达6米,节间圆筒形,竿下部不分枝,绿色,光滑 *** ,竿壁甚厚,箨环因有箨鞘基部之残留物而略呈木质环状,竿环格外隆起,竿芽成三角状桃形,先出叶为革质,竿箨紫红色或紫色带绿,厚纸质,鞘的上部边缘密生淡棕色长纤毛;笋期4月,花期4月,果期5月。

生长环境:筇竹的原生地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年降水量1200-1600毫米,云雾浓厚,空气相对湿度大,日照少;冬季十分寒冷,多冻土层,枝叶上结冰;土壤为山地黄壤或棕色森林土,pH值5.5-7.0。筇竹原生于常绿阔叶林下,常绿阔叶林 *** 后则形成次生天然纯林。是典型的阴 *** 植物。

筇竹是笋用、工艺和观赏竹种,其用途极为广泛。笋用:有50余种竹笋加工制品,每年有上万吨清水笋和盐渍笋远销日本及韩国,其笋干畅销国内外。材用:其竹节畸形美观,竹材耐虫蛀、抗腐,是 *** 家具、手杖、日常用品、高档工艺品及装饰品的更佳原材料。观赏及绿化:竹节畸形隆起成算盘珠状,枝叶细长洒脱,植株挺拔刚劲。

四、倚筇随处弄潺湲怎么读

1、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筇怎么读?搘筇的读音-第1张图片-

2、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3、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4、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5、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6、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7、找不到译文,只好自己翻译。过得去的话,要多多加分哦。

8、一、门的青山上草木一团团的绿紫相间,高耸的山峰终日云遮雾绕像戴着头巾。人们只知道雨是从云的缝隙里落下,哪里想到云却是从地下升上天的呢。(意似指莫小视微不足道的事物)

9、二、冲破峡谷若 *** 在滚动,无数的瀑布喷涌而出。断枝枯草没有可以停泊的地方,只好随着寒冷的碧水独自流浪。(意似叹世态炎凉)

10、三、随着流水想找到溪流的源头,到了溪流的出水处却迷惑了。才相信真的源头是找不到的,还是柱着手杖欣赏随遇的潺潺美泉吧。(意似寓随遇而安,珍视眼前)

五、筇字怎么读

产于邛崃山,其竹可作杖,因名。如:宋·米芾《赠邵道士》诗:飘然 *** 却邛杖,更挟笻琈往钓滩。

如: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所和忆持国》:自持竹杖穿芒�屦,永日沧洲把钓鱼。

2、《韵会小补》:“筇杖,邛竹作之,他竹不堪。”

3、《齐东野语·记笔》:予家藏《陆探微画 *** *** 像》二轴……各有一童子,手持玉如意,肩荷竹筇杖。

4、《广 *** ·花谱二十·茗花》:山舍南风起,筠筐拾堕红,叶间不用摘,攒取伴春慵。更待秋千后,携盘藉草荫中。呼卢赌酒伴,画鼓听迎丰。只愁 *** 断,晨起头自蓬。

起来无可食,枯枝鸣北风。欲将随冻蝶,何处觅残丛。村桥春卖饼,野寺午鸣钟。欲拟酬知己,青山上几重。

5、《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王生抬头仔细一望看时,只见前面的人形容丑恶,电目血口,好不怕人。身子矮小,年纪未有五旬之上。

6、《明史·张昊传》:明日复膳后半日而薨……议者以(张昊)减驺从、节服食、持竿驱蝇、从者一人提壶浆、持一藤杖为杖……杖有竹节处甚短……即断竹节纳袖中。

7、《本草纲目拾遗》:有老人年近八旬……见人持竹器击小池中鱼取之食……因以所余残饵兼鲜莲实十余枚进老人……食毕并除诸疾。

1、壁上筇根已半枯,灯前还为拨残书。

2、门外便邀筇竹杖, *** 随处作诗声。

3、政坐清吟欠杖藜,笻枝才在手便题。

4、更凭青玉筇枝底,为拣轻肥嗅数堆。

5、醉僧来看无钱罢,提个筇枝上天台。

六、筇 怎么读

1、筇竹,古书上说的一种竹子。可以制手杖。

2、手杖。因筇竹可为杖,即称杖为筇。

三、组词:筇竹、瘦筇、青筇、游筇、寒筇、孤筇、筇枝、龙筇、筇竹杖、青筇杖、春袗轻筇

一、笔画顺序:撇、横、点、撇、横、点、横、竖、提、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释义:竹子的一种,可以做手杖。

释义:指手杖。筇竹,节 *** 细,可作手杖,故称“瘦筇”。笻,也写作“邛”。

释义:游人用的竹杖。借指游人。

七、汨字怎么读

汩,汉语二级,读作汩(gǔ)又读做[mì],是象声词、多音字。

1、水流的样子:汩流(急流)。汩汩(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

3、扰乱:“天公岂物欺,若此汩时序”。

汨 [mì]:水名。原出湘赣交界处,为汨罗江的上游。经古罗城又称罗水【一说汨水与罗水合流】。

1.汨罗江诉说着神奇的故事,苇叶糯米融入无限的敬意,龙舟承载着古老的传说,端午节日蕴含民族的品格。

2.众人皆浊我独醒,不甘逐流投汨罗,和谐文明今盛世,君魂宽慰心应宁。

3.古时屈原投汨罗,百姓祭奠过端午。如今佳节逾千载,意义不同传统在。

4.敲驴吟雪月,谪出国西门,行傍长江影,愁深汨水魂,筇携过竹寺,琴典在花村,饥拾山松子,谁知贾傅孙。

看到“汨”,想起汨罗江,看到汨罗江不禁想起“屈原”。诗人屈原曾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 *** ,屈原是位爱国诗人残酷的现实终于使他感到了绝望,在他写完《怀沙》后投河自尽。

汨罗江周边的人们都划着龙舟去救他,为了防止江中鱼虾啃噬屈原,人们纷纷把船里面的粽子抛向江中喂鱼虾。

关于筇怎么读和搘筇的读音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读音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