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鹄矶怎么读和鹄沼海滨怎么读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鹄的读音怎么读
鹄,有三个读音:[gǔ]、[hè]、[hú]。
1、鹄[gǔ]。读作gǔ时:射箭的靶子。箭靶子的中心,练习射击的目标。读作hú时:鸟名,即天鹅,像鹅而大,羽毛白色,飞得高而快,生活在水边。读作hè时:
2、鹄[hè]。通“鹤”。鸟名。鹤科各种禽类的泛称。康熙字典《唐韵》《集韵》《韵会》胡沃切,音翯。《说文》鸿鹄也。《颜师古曰》鹄,水鸟,其声鹄鹄。《本草》鹄大於鴈,羽毛白泽,其翔极高,而善步。一名天鹅。《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又黄鹄。
《玉篇》黄鹄仙人所乗。《前汉·贾谊传》黄鹄之一举知山川之纡曲,再举知天地之圆方。又鹄立。《後汉·袁绍传》瞻望鹄立。
《注》企伫之状,如鹄立也。又鹄苍,犬名。见《博物志》。又《尔雅·释器》象谓之鹄。《郭注》鹄,治朴之名,谓治其朴未成器也。又《後汉·吴良传》大仪鹄发。《注》鹄发卽鹤发。
3、鹄[hú]。鸟名,即天鹅,像鹅而大,羽毛白色,飞得高而快,生活在水边:立(直立)。
鹄盖、鹄鹤、鹄踤、鹄候、鹄盼、鹄形鸟面、鹄面鸟形、鹄衣、鹄卵、鹄林、鹄酸、鹄板书、鹄眄、鹄膝、鹄韵、鹄苍、鹄望、鹄袍、鹄侍、鹄山、鹄岸、鹄峙鸾翔、鹄仓、鹄羹、鹄岭、鹄发、鹄头板、鹄钥、鹄苑、鹄泻、鹄鸾、鹄壳、鹄鹭、鹄立、鹄驭、鹄鼎、鹄箭、鹄觜靴。
鹄子、鹄亭、鹄奔亭、鹄举、鹄年、鹄白、鹄观、鹄驾、鹄面、鹄缨、鹄版、鹄峙、鹄鬓、鹄的、鹄形菜色、鹄企、鹄色、鹄板、鹄形、鹄鹄、鹄峙鸾停、鹄头、鹄矶、鹄书、鹄俟、鹄恭、鹄面鸠形等。
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怎么读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读音为:huáng hè lóusòng mèng hào rán zhī guǎng líng。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
3、故人西辞黄鹤楼, *** 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5、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神在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般,最新一次修茸黄鹤楼,峻工于1985年。
6、孟浩然:李白的 *** 。之:到达。广陵:即扬州。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古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 :形容柳紫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下:顺流向下而行。碧空尽:在碧蓝的天际消失。
7、尽:没了,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陆游的《入蜀记》云:“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孤帆远映碧山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档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辞:辞别。
8、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
9、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 *** 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 *** 诗意。
10、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 *** 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 *** 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11、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 *** 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而扬州,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
12、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13、“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14、“ *** 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 *** ”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 *** ,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 *** 阳春烟景。三月是 *** 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 *** 之地。
15、“ *** 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16、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 *** 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三、鹄矶的读音鹄矶的读音是什么
1、鹄矶的拼音是:hújī。注音是:ㄏㄨ_ㄐ一。结构是:鹄(左右结构)矶(左右结构)。
2、鹄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3、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4、黄鹄矶。在今武汉市蛇山西北,其上有黄鹤楼。鹄,通'鹤'。
5、⒈黄鹄矶。在今武汉市蛇山西北,其上有黄鹤楼。_,通“鹤”。引清王夫之《拟阮步兵述怀》诗:“送客游鄂渚,悲吟望__。”
6、鹄矶鹄矶,读音gǔjī,汉语词语,指黄鹄矶,在今武汉市蛇山西北,其上有黄鹤楼。
7、《偕石遗登黄鹄矶怀白楼》《 *** 矶·寡鹄矶头立》
8、黄鹄矶头天 *** 黄鹄矶边山亦好寡鹄矶头立
9、鸿鹄将至鸩形鹄面刻木为鹄鹄面鸠形孤鸿寡鹄鸾鹄停峙缘鹄饰玉刻鹄类鹜鸾鹄在庭离鸾别鹄
10、离鸾别鹄缘鹄饰玉刻鹄类鹜刻木为鹄孤鸿寡鹄刻鹄成鹜燕跃鹄踊
11、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鹄矶的详细信息
四、黄鹄矶怎么读
1、《黄鹄矶》是明末清初顾景星的作品。
2、原文僦舍宜江槛,移尊对石矶。埠船争客渡,沙燕间人飞。问句传崔颢,逢仙说李机。不须骑鹤返,城郭已全非。
3、顾景星(1621年~1687年)明末清初文学家。字赤方。号黄公。蕲州(今属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
4、明末贡生,南明弘光朝时考授推官。入清后屡征不仕。康熙己未(1679年)荐举博学鸿词,称病不就。
5、顾景星,蕲州城人今属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世代书香之家。少年聪慧早熟,在 *** 顾天锡的悉心 *** 下,6岁会吟诗作赋,9岁则已经遍读经史。15岁试于黄州,名震全府,院试奇魁,被誉为“江夏神童”、“博通君子”。《四库全书存目提要》介绍顾景星,说其:“记诵渊博,才气尤纵横不羁;诗文雄赡,亦为一时之霸才。”
五、鸿鹄志的第二个字应该怎么念
形声字。鸟(鸟)表意,篆书形体像鸟,表示鹄是一种鸟;告表声,告有告知义,表示鹄个大,色或黑或白,使人一望可知。形旁简化。本义是天鹅。
部首:鸟;四角码:27627;仓颉:hrpym
86五笔:tfkg;98五笔:tfkg;郑码:M *** R
统 *** :9E44;总笔画数:12;笔顺:312125135451
鸿鹄、鹄的、鹄望、黄鹄、鹄候、正鹄、白鹄、中鹄、悬鹄、鹄山、黑鹄、鹄矶、鹄子、鹄面、鸠鹄、别鹄、鹄鹄、鹄苍、龙鹄、标鹄、鹄鬓、鹄国、刻鹄、调鹄、鹄林、鹍鹄、贯鹄、鹓鹄、鹄盼、鹄峙、
大雁和天鹅,都是飞得又高又远的鸟。借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鹄(hú)。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