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缯帛怎么读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披帛是干什么用的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缯帛怎么读和披帛是干什么用的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帛怎么读音
1、帛是中国的汉字,字从白从巾,白亦声。“白”本义为“虚空”。“巾”指布条。“白”与“巾”联合起来表示“ *** 布条”。本义: *** 丝制布条、白色丝织布条。
2、丝织品的总称:布帛。帛书。帛画。化干戈为玉帛(喻变争斗为友善)。竹帛(指书籍)。
3、组词:秋帛、赐帛、赀帛、贲帛、货帛、财帛、谷帛、裂帛、衲帛、蒲帛、缯帛、缬帛、缦帛、缣帛、绢帛、纸帛、纁帛、縠帛、絮帛、篇帛、简帛、竹帛、空帛、神帛、皂帛、疋帛、璧帛、玉帛、物帛、爵帛、浣帛、毫帛、楮帛、束帛、曼帛、旌帛、旃帛、拽帛、拜帛、披帛、衣不重帛、束发封帛、著于竹帛、鱼书雁帛、永垂竹帛。
4、时珍曰∶素丝所织,长狭如巾,故字从白巾。浓者曰缯,双丝者曰缣。后人以染丝造之,有五色帛。
5、绯帛∶烧研,敷初生儿脐未落时肿痛,又疗恶疮疔肿,诸疮有根者,入膏用为上。仍以掌大一片,同露蜂房、棘刺钩、烂草节、乱发等分烧研,空腹服,饮下方寸匕(藏器)。主坠马及一切筋骨损(好古)。烧研,疗血崩,金疮出血,白驳风(时珍)。
6、五色帛:主盗汗,拭干讫,弃道头(藏器)。
7、丝帛是为贵族书写及绘画之用,民间则仍用竹简。汉代虽发明了纸张,但是“贵缣帛,贱纸张”,用纸张的,大都是买不起缣帛,而一般宫廷贵族还是习惯于用缣帛。用作书画的丝帛必施胶浆,否则书写时会洇。直接从槽中抄出,未经过处理的纸,也是会洇的,自古就有“生绡”之称。
二、缯怎么读
缯读音zēng,zèng,读zēng时,声母是z,韵母是eng,声调是一声;读zèng时,声母是z,韵母是eng,声调是四声。
笔顺:撇折、撇折、提、点、撇、竖、横折、竖、点、撇、横、竖、横折、横、横。
〈方〉绑;扎:口袋漏了,快用绳子缯上吧。
清代水师的一种小型战船,有赶缯船、艍缯船、捞缯船等种类。
缯帛丝绵。亦指缯帛丝绵所制衣服。
三、缯怎么读音是什么
(2)(形声。从糸(mì),从曾,曾亦声。“曾”义为“重复利用的”、“二手的”。“糸”与“曾”联合起来表示“每年只在特定时节(重复)使用的丝制品”。本义:每年只在特定时节(重复)使用的丝制品。引申义:丝织品的总称。说明:有些丝织品并非天天使用,例如丝绸衣服可能只在每年夏天穿用;又如丝絮被服只在每年冬天使用,等等。这种周期 *** 使用的丝制品就叫“缯”)
杂帛曰缯。――《三苍》案:新帛旧帛统称“缯”。
赤绨缘缯。――《汉书·匈奴传》。
从 *** 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史记·滑稽列传》
灌婴,睢阳贩缯者也。――《汉书·灌婴传》
(4)又如:缯服(丝织的衣服);缯絮(丝絮。也指丝絮作成的棉衣);缯纩(丝布与丝棉絮的合称);缯帛(丝绸之统称);缯布(缯帛布疋)
(5)通“矰”。古代射鸟用的箭 [arrow for shooting birds]
治其缯缴。――《战国策·楚策四》
好弋者先具缴与缯。――《淮南子·说山》
缯缴充蹊。――《三国志·袁绍传注》
(6)又如:缯缴(即矰缴。猎取飞鸟的射具。缴为系在短箭上的丝绳;比喻陷害他人的手段)
(7)古国名 [Zeng state]。姒姓,相传为夏禹后裔
(1)缯zèngㄗㄥˋ(2)绑;扎 [tie;bind;fasten]把这根竿子~好。
缯丝为弦。――《新增格古要论·制琴法》
另见zēng缯1(缯)zēngㄗㄥˉ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纩(丝织品和丝绵的合称)。~彩。
郑码:ZULK,U:7F2F,GBK:E7D5笔画数:15,
部首:纟,笔顺编号:551432524312511
缎子,一种比较厚的正面平滑有光泽的丝织品:绸缎|锦缎。
利用缎纹组织的各种花、素丝织物。缎类织物俗称缎子,品种很多。缎纹组织中经、纬只有一种以浮长形式布满表面,并遮盖另一种均匀分布的单独组织点。因而织物表面光滑有光泽。经浮长布满表面的称经缎;纬浮长布满表面的称纬缎。缎类织物是丝绸产品中技术最为复杂,织物外观最为绚丽多彩,工艺水平更高级的大类品种。我们常见的有花软缎、素软缎、织锦缎、古香缎等。花软缎、织锦缎、古香缎可以做旗袍、被面、棉袄等。其特点:平滑光亮、质地柔软。古香缎、织锦缎花型繁多、色彩丰富、纹路精细、雍华瑰丽,具有民族风格和故乡色彩,多数唐装以此类织物为面料。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凡倭段……经面织过数寸,即刮成黑色。”本作“段”字,《元典章》工部有段匹条,段,即今“缎”。
(形声。从糸,段声。本义:缝贴于鞋跟的革片、丝绦之类)
履舄鞜襞绒缎紃。――《急就篇》
诏赐抚臣名马衣缎。――《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缎疋(缎的总称。亦泛指丝织品);缎匹(即缎疋)
缎质地厚密、一面光滑的丝织品:锦~。
缎duàn 1.同"?"。贴于鞋跟的革片﹑丝绦之属。
四、帛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
1、对于“帛”这个字,估计很多人都不认识,那么“帛”的读音是什么呢?“帛”的意思又是什么呢?大家可以讨论一下。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帛字怎么读和它的意思是什么,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丝织品的总称:布~。~书。~画。化干戈为玉~(喻变争斗为友善)。竹~(指书籍)。简蠹~裂(书坏了)。
3、(形声。从巾,白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白”字,下面是“巾”字。本义:丝织品的总称)
4、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汉·刘向《列女传》
5、大帛之冠。——《左传·闵公二年》
6、执玉帛者万国。——《淮南子·原道》
7、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
8、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
9、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10、瓦缝参差,如周身之帛缕。——杜牧《阿房宫赋》
1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公十年》
12、又如:布帛(棉织品和丝织品的总称);玉帛;财帛;帛召(写在帛上的诏书);帛画(画在丝织物上的图画)
13、简蠹帛裂,三写易字。——《文心雕龙》
14、麤帛:亦作“麄帛”。即粗布。唐贾岛《孟融逸人》诗:“衣褐唯麄帛,筐箱祇素书。”参见“麤布”。
15、纁帛招徕:犹纁招。明吾丘瑞《运甓记·帅阃宾贤》:“纁帛招徕,咫尺辕门冠盖。”参见“纁招”。
16、纁帛:犹纁招。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籯金味道之子,俟纁帛以弹冠;屑玉含毫之人,望弓旌而翘足。”参见“纁招”。
17、璧帛:璧玉与丝绢。谓珍贵的礼物。《史记·留侯世家》:“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晋郭璞《<山海经>序》:“穆王西征见西王母,执璧帛之好,献锦组之属。”
18、爵帛:酒尊和币帛。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捧爵帛,供牲醲,香芹早荐。”
19、髹帛:涂上油漆的脱胎丝织像。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东岳庙》:“﹝塑土范金抟换像法﹞抟换者,漫帛土偶上而髹之,已而去其土,髹帛俨成像云。”
20、縠帛:泛指丝织物。清唐甄《潜书·尚治》:“吴越之民衣縠帛,食海珍;河汾之民衣不过布絮,食不过菜饼。岂东人侈而西人约哉?风使然也。”
21、缯帛:丝绸之统称。《管子·国蓄》:“春赋以敛缯帛,夏贷以收秋实。”唐白居易《重赋》诗:“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明吴骐《塞下曲》:“四牡騑騑出玉门,诏持缯帛赐乌孙。”
22、缬帛:染印彩帛。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政和、宣和间,妖言至多。织文及缬帛,有遍地桃冠,有并桃香,有佩香曲,有赛儿,而道流为公卿受籙。”
23、篇帛:谓编织成幅的丝织品。南朝宋鲍照《绍古辞》之二:“绦绣多废乱,篇帛久尘缁。”黄节注:“《说文》徐曰:‘篇,连也。’”
24、澄水帛:唐同昌公主用以消暑热之帛。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公主命取澄水帛,以水蘸之,挂于南轩,良久,满座皆思挟纩。澄水帛长_尺,似布而细,明薄可鉴,云其中有龙涎,故能消暑毒也。”
25、缦帛:无花纹的丝织品。《管子·霸形》:“於是以虎豹皮文锦使诸侯,诸侯以缦帛鹿皮报。”《韩非子·十过》:“缦帛为茵。”
26、蜡丸帛书:封在蜡丸中的帛书文件。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成式再从叔少从军,知左营事,惧及祸,与监军定计,以蜡丸帛书通谋於袁。”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六:“乾德三年,昶遣谍者孙遇齎蜡丸帛书,闲道往太原结刘...
27、弊帛:(1).破旧的布帛。南朝梁陶弘景《真诰·甄命授》:“视诸侯之位如过客,视...(2).币帛。弊,通“币”。《鹖冠子·武灵王》:“所谓因人事者,结弊帛,用货...
28、★《旧唐书》文言文阅读 *** 及译文
OK,关于缯帛怎么读和披帛是干什么用的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