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耆英怎么读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爱新觉罗·耆英怎么读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耆怎么读音是什么
1.(形声。《说文》:“从老省,旨声。”形旁本是“老”,为了文字结构匀称,省略了一部分。本义:老)
2.古称六十岁曰耆。亦泛指寿考。又如:耆艾(老人的通称);耆叟(老叟);耆寿耇老(长寿老人);耆耇(老年人。耆为六十岁、耇为九十岁)
3.强横的。又如:耆帅(强横拔扈,作乱 *** 的将帅)
4.师长,长者。如:耆硕(年高有德的人);耆民(年高有德之民);耆英(年高硕德者);耆彦(年高望重的人)
1.通“嗜”( shì)。爱好。特别爱好:~好。~酒。
2.贪求的东西。又如:嗜利(贪求私利;贪图钱财);嗜血(猛兽贪于血食,后亦用以形容人凶残成 *** )。
老年人。特指德行高尚受尊敬的老人。
二、黄埔条约怎么读
1、中法黄埔条约是什么意思(词语解释)
2、法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1844年10月在广州黄埔的法舰上签订。共三十六款。规定法国享有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准许法国人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中国有保护教堂的义务。
3、《黄埔条约》又称《中法五口通商章程》,是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10月24日),清朝 *** 派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于广州黄埔港的法 *** 舰「阿基米德」号(L'Archimede)上,与法国特使兼全权公使拉萼尼(Théodore de Lagrené)签订的条约。1845年8月25日在 *** 交换批准。
三、问一下,耆卿的耆怎么读
1、(形声。《说文》:“从老省,旨声。”形旁本是“老”,为了文字结构匀称,省略了一部分。本义:老)
2、古称六十岁曰耆。亦泛指寿考 [old]
3、耆老皆朝于庠。——《礼记·王制》
4、俾尔耆而艾。——《诗·鲁颂·閟宫》
5、又如:耆艾(老人的通称);耆叟(老叟);耆寿耇老(长寿老人);耆耇(老年人。耆为六十岁、耇为九十岁)
6、不懦不耆。——《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注:“强也。”
7、又如:耆帅(强横跋扈,作乱 *** 的将帅)
8、师长,长者 [seniors]。如:耆硕(年高有德的人);耆民(年高有德之民);耆英(年高硕德者);耆彦(年高望重的人)
9、通“嗜”(shì)。爱好 [h *** e a liking for;cherish;like love;would like to]
10、五方之民,言语不通,耆欲不同。——《周礼·秋官·大行人》
11、鸱鸮耆鼠。——《老子·齐物论》
12、[aged person]年老而有地位的士绅
13、[aged scholar]年高博学的读书人
14、[venerated old people]指有名望有学问的老年人
15、耆宿大贤,多见废弁。——《后汉书·樊儵传》
16、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老。~年。~绅。~宿(s?)(指在社会上有名望的老年人)。
17、郑码:BMRK,U:8006,GBK:EAC8
18、笔画数:10,部首:耂,笔顺编号:1213352511
19、郑码:BMRK,U:8006,GBK:EAC8
20、笔画数:10,部首:耂,笔顺编号:1213352511
四、耆怎么读
qí或shì。耆是多音字。读qí时,指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也有强横之意。读shì时,古同“嗜”,意为爱好。
常用词组:1、耆艾:老人的通称。2、耆耇:老年人。耇为九十岁。3、耆老:年老而有地位的士绅。4、耆民:年高有德之民。5、耆儒:年高博学的读书人。6、耆寿耇老:长寿老人。7、耆帅:强横跋扈,作乱 *** 的将帅。8、耆硕:年高有德的人。9、耆叟:老叟。10、耆宿:指有名望有学问的老年人。例:耆宿大贤,多见废弁。11、耆彦:年高望重的人。12、耆英:年高硕德者。13、黄耆:同黄芪,《本草纲目》中有所记载。14、耆卿:指柳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更具 *** *** 的人物之一, *** 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五、焉耆县怎么读
1、焉耆县的拼音是:yān qí xiàn。
2、yān,声母y,韵母an,声调一声。
3、xiàn,声母x,韵母an,声调四声。
4、焉耆 *** 自治县,新疆 *** 尔自治区 *** 郭楞蒙古自治州下辖自治县,成立于1954年3月,位于新疆 *** 尔自治区天山中段焉耆盆地 *** 。
5、焉耆国在《汉书·西域传》、《晋书》等多部史料中都有记载,秦汉时期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6、公元前53年西汉在焉耆屯田,北魏时在焉耆设镇。
7、唐代在焉耆设立都督府,清代在焉耆设立厅、府,管辖今 *** 郭楞蒙古自治州所属各县市。
8、新中国成立初期,焉耆曾是新疆 *** 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首府。
9、2020年1月2日, *** 关于同意将焉耆 *** 自治县部分区域划归铁门关市管辖。
10、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焉耆 *** 自治县
六、清咸丰皇帝的名字,后一个字怎么读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 *** 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
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嫡子),生于北京圆明园,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为储君,道光三十年(1850年)即位,第二年改元咸丰。
奕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笔地对朝政 *** 。为了挽救 *** 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
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 *** 太平天国和 *** 军 *** 。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同时,罢斥了道光朝军机大臣穆彰阿、耆英等。
但此时的 *** 内忧外患不断,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咸丰朝以后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葬于定陵,死后由其子载淳继位。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 *** 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 *** 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 *** 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更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咸丰元年(1851年)元月,爆发了太平天国 *** 。在两年的时间里,太平军先后攻取了汉阳、岳州、汉口、南京等南方重镇,威胁清朝中部腹地,于咸丰三年(1853年)定都南京。
咸丰帝于三年(1853年)初命令大江南北各省在籍官绅举办团练,组织地主武装。曾国藩所办湘军,就是其中之一。他以罗泽南的湘勇为基础,“别树一帜,改弦更张”。
由于太平军没有集中力量全力进行北伐以及咸丰六年(1856年)太平天国内部的“天京事变”使清廷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咸丰帝依靠汉族地主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勾结外国势力,合力扑灭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 *** 发生在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初期,它既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又带有旧资产阶级 *** *** 的 *** 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旧 *** 主义 *** 的序幕。
它颁布的《天朝田亩 *** 》,把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顶峰。从形式上看,清王朝的 *** 还延续了近半个世纪,但在这半个世纪中,中国人民受到了太平天国 *** 的影响和鼓舞,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封建王朝的斗争,半个世纪后终于爆发了辛亥 *** 。
第二次 *** 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 *** 。是英国与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 *** 的战争。
这是英、法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 *** 。美、俄坐收渔人之利。四国强迫清 *** 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 *** 和 *** ,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因为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战争,所以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同时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之一次 *** 战争(即 *** 战争,相对于第二次而言)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 *** 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了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并掠夺珠宝、将其焚毁。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 *** 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 *** ,从而成为更大的赢家。战争以清 *** *** 签订《北京条约》结束。
第二次 *** 战争迫使清 *** 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 《瑷珲条约》等和约,列强侵略更加深入。
中国因此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 *** ,战争结束后清 *** 得以集中力量 *** 了太平天国,维持 ***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奕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平天国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 *** 战争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