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严嵩怎么读,严嵩是谁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明朝权臣严嵩基本资料介绍,严嵩怎么读
1、明朝严嵩
严嵩是明代的六大奸臣之一,在嘉靖年间专权长达二十年。严嵩一生通过讨好 *** 、皇帝来获取官位,通过铲除异己来增加权势,通过结 *** *** 来丰富钱财,最后因为道士的一句话而被削官抄家,落了个无处安葬抛 *** 荒野的下场。
2、严嵩是明代的六大奸臣之一,在嘉靖年间专权长达二十年。严嵩一生通过讨好 *** 、皇帝来获取官位,通过铲除异己来增加权势,通过结 *** *** 来丰富钱财,最后因为道士的一句话而被削官抄家,落了个无处安葬抛 *** 荒野的下场。
3、一开始,严嵩只是一个翰林院的小官,而且一当当了十来年。之后,严嵩通过巴结讨好同乡的顶头上司夏言,在他的举荐下才平步青云,之后还被调入了京城任职,见了皇帝做了 *** ,甚至进入了内阁。不过等到严嵩官居高位,他就开始忘恩负义,各种诬陷谋害夏言,怂恿世宗将他罢官,最后踩着他的 *** 更上一层,当上了内阁首辅。
4、除了巴结夏言,严嵩更会讨好的其实是皇帝。世宗沉迷道教,喜好炼丹等长生不老之术,于是严嵩就投其所好,不遗余力地为皇帝建造斋醮 *** 用的宫殿,花费大量精力来撰写皇帝喜欢的青词,因此他也被称为“青词宰相”。就是因为他懂得朕心善于讨好,所以才能在敏感善猜忌的嘉靖皇帝身边保持恩宠如此之久。
5、严嵩自己权倾朝野,他的儿子和 *** 羽也是为虎作伥,横行霸道。他们不断结 *** 营私,通过 *** 、卖官等各种方式敛财,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曾经夸下海口说,朝廷还没他有钱。
6、最后,把持朝政二十年的严嵩却突然失去圣宠,又是罢官又抄家,而原因只是一个道士给皇帝做的一次扶乩,说的一句话而已。
7、严嵩,是明朝六大奸臣之一。他的名字读作yánsōng。“严”是严肃的“严”,一般语义就是认真、郑重、重大,这里是姓氏;而严“嵩”是嵩山的“嵩”,是个会意字,从山从高,所以它作名词时就是高山的意思,作形容词时就是在形容山很高。
8、严嵩的名字是“嵩”,可能与河南的嵩山有关。而严嵩的字“惟中”与嵩山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嵩山在中国的五岳里被称为中岳,取的是它位于“天地之中”的意思。而“惟中”的“中”有可能就是在指代中岳,如此严嵩的名和字就都是在指嵩山。古人的名和字具有相同或者相似意义的情况有不少,和严嵩极为相似的有张岱,他的名“岱”与字“宗子”指的都是岱宗泰山。
9、严嵩生于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介桥村。据说他所在严氏家族最早是居住在福建,后来在北宋时期因为做官来到江西,再后来几代才在现在的位置逐渐形成现在的村庄,而该村至今也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在他们家族中,男子从政为官的不在少数,比如严嵩的高祖是明永乐年间的进士,后来官居官至四川右布政使。而严嵩的 *** 也是一个醉心权力的人,可惜一直久考不中,所以才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一直栽培教育严嵩。严嵩是严氏一族的第14代孙,也是最出名的一个。据说,现在在介桥村里,还有许多与严嵩同族的严姓后裔。
10、严嵩是明朝著名的大奸臣,一直被后世批评诟病,但是他也留下了一段佳话。那就是他一生只有一个妻子,没有纳妾,夫妻两人20岁左右结婚后感情深厚,一直恩爱相处了60余年,可以说是同甘共苦。
11、严嵩的妻子名叫欧阳淑端,和严嵩是同乡,都是分宜人,不过村庄不同。两个家族在当地都算得上是名门望族,所以门当户对地给他俩借了娃娃亲。因此,严嵩和欧阳淑端是从小青梅竹马长大,这也是之后两人感情深厚持久的基础。据说,欧阳淑端长得并不好看,据说脸上因为小时侯的天花一直留着小麻点。
12、欧阳淑端比严嵩年长一岁,严嵩19岁时与她成婚,而同年他考上了举人,具体哪个事情在前就不得而知。成婚后,夫妻两人一直恩爱,相敬如宾。在严嵩亲人离世、仕途不顺、家境清贫的时候,妻子一直陪伴在他身边,鼓励严嵩努力学习,他们的家谱上评价她说“助公食贫力学”。
13、等到严嵩位高权重,欧阳淑端也随他来到北京,也被封为了一品诰命夫人。在明朝,官员三妻四妾是十分正常的时期,一定地位的大官不纳几个小妾,反而会显得与 *** 格格不入。但是严嵩即使坐上了内阁首辅之位,也依然没有纳妾,与妻子恩爱如旧。
14、严嵩夫妻俩可以说是白头偕老,欧阳淑端死时已有83岁高龄,比严嵩早去世5年,也正是那一年严嵩被 *** *** 。因为只有一个妻子,严嵩一生也只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和独子严世蕃,爱屋及乌对孩子十分宠爱。
15、严嵩被《明史》列为明朝六大奸臣之一,后世流传的故事、改编的戏剧和 *** 里,他也一直是以奸臣的形象示人。但其实,严嵩有不少评价是错误的,而且也有许多优点。那么严嵩如此恶劣遗臭万年的名声是怎么得来的呢?
16、首先,来自他权力斗争的对手。严嵩专权二十年,铲除了不少异己,也树立了许多政敌,比如徐阶。徐阶不仅是严嵩 *** 的幕后推手,据说也是让他儿子严世蕃罪名成立而被 *** 的策划者。而他想要斗倒严嵩,谋取更大的权力,就必须泼脏水。所以他们对严嵩的指责和批评,往往是有夸张和诬陷的地方。
17、其次,来自文人的指责和 *** 。文人需要赢得名声谋取官位,除了自己写出一首好诗、好文章之外,还有一个方式就是批评恶人来树立自己正义的形象,而严嵩是一个不错的对象。儿子啊众多骂严嵩的文人里,骂得最凶的是王世贞,他为严嵩写的传记里对他极尽指责,此外据说以严嵩儿子严世蕃为原型的小说《 *** 》也是出自他手。
18、然后,来自清朝朝廷的贬低。清朝刚建立,汉族对满族 *** 的反感还很深。清廷为了使汉族文人士大夫服从 *** ,一方面大兴 *** ,另一方面就是寻求与他们的相似处。为了减轻抵触,清廷就拿明朝来说事,把严嵩定 *** 为奸臣加以贬责。
19、最后,来自百姓的不知情。严嵩的故事和小说在民间各种流传,然后又被改编成戏文搬上舞台,不明2 *** 的百姓听着故事看着戏剧,里面严嵩奸臣形象也慢慢就深入人心。
20、六必居是北京一家酱园店的名字,据说成立于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现在已经是一家著名的食品生产企业。据说,这家店保留至今的门匾“六必居”三个字就是由书法高超的奸臣严嵩所写。
21、六必居的店名来历有许多解释。有说,小店最早是六个人合伙开办,本来想取“六心”,严嵩觉得不好就改成了“六必”;有说,小店最早除了不买茶,其他柴米油盐酱醋六样日常必需品都卖,所以叫“六必”;有说,小店最早酿酒的时候有六个必须达到的生产工艺要求,所以叫“六必”。
22、不仅店名解释不清,六必居如何求到的严嵩墨宝此事也无法考证。最传奇的是据说,严嵩喜欢六必居酿的酒,经常派人来买。掌柜就托来买酒的男仆去向严嵩求块匾,男仆回去求女仆,女仆求到了夫人。严嵩的夫人欧阳淑端于是天天在丈夫面前反复练习书写“六必居”三个字,严嵩看她写得不好,就亲手写了一次,让她照着练。那张墨宝就这样成了现在的门匾,流传至今。
23、六必居因为严嵩手写的门匾而名声大震,身价倍增。但是这字的真假却有人怀疑。据说,上世纪,北京市委 *** 通过六必居的经理借了店以前的账本,发现六必居成立在清朝康熙年间而不是明朝嘉靖,而且最早是叫源升号,乾隆时期才出现了六必居的名字。因此,门匾自然不是严嵩手笔。
二、严世蕃怎么读
1、严世蕃怎么读:yán shì fán。
2、严世蕃(1513年-1565年),字德球,号东楼,小名庆儿,江西分宜人,明代嘉靖朝首辅严嵩之子,中国明朝官员。
3、严世蕃早年先入国子监读书,后借 *** 的权势做官,累迁至尚宝司少卿和工部右侍郎。嘉靖二十七年,严嵩再任首辅时,如遇事需要裁决,多依靠严世蕃。
4、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五月,御史邹应龙上书极论严世蕃父子罪行,世宗将其下狱并流放。严世蕃中途逃跑后畜养无赖,招纳叛卒,无恶不作,还密谋要投靠日本。
5、嘉靖四十三年(15 *** 年),南京御史林润发其罪,世宗下令将严世蕃 *** 至京。次年(1565年)三月,将严世蕃斩于市。
6、严世蕃父子作恶时间之长,为害之大,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有:父倚子之“才”,子恃父之势,狼狈为奸。父子俩结 *** 营私,残害忠良, *** 受贿,生活奢侈。
7、及事发,又谋 *** 投敌。明代小说《 *** 》中的主要人物“西门庆”是直接用严世蕃的号“东楼”比作“西门”,以及其小名“庆儿”为名,创造出的小说人物,来映射严世蕃荒 *** 无度的生活。
8、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三月二十三日,严世蕃生于江西袁州府(今江西宜春)。
9、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以父荫,入国子监读书,授左军都督府都事、后军都督府经历,后为京师顺天府治中,二十二年(1543年),升任尚宝司少卿,二十四年(1545年),升任太常寺少卿,仍掌尚宝司事。
10、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严嵩再任首辅时,已经年近七旬,年迈体衰,精神倦怠,加之需日夜随侍皇帝左右,已无足够精力处理政务。如有政事需要裁决,多依靠其子严世蕃,总言“待我与东楼小儿计议后再定”,甚至私下让世蕃直接入值,代其票拟。
11、票拟就是内阁在接到奏章后作出批答,再由皇帝审定,是阁臣权力的重要体现。世蕃的票拟多能迎合世宗的心意,因此多次得到世宗的嘉奖。
三、严嵩简介,严嵩怎么死的,严嵩书法,严嵩最终是被谁 *** 的
1、严嵩简介严嵩怎么死的严嵩书法严嵩最终是被谁 *** 的
2、严嵩(1480年-1567年)字惟中,号勉庵,是个江西人。严嵩是明朝嘉靖年间著名的权臣,因为把持朝政达二十年,期间犯下铲除异己、结 *** 营私、 *** 卖官、败坏朝政等罪行,所以后世一般认为他是一位奸臣。除此之外,严嵩在书法、诗词等领域也极有造诣。
3、严嵩在25岁的时候高中了进士,可惜后来患上大病,退官回家养病了整整十年。复官后的十几年,严嵩一直在翰林院任职。之后通过讨好自己的同乡、深得嘉靖皇帝明世宗宠信的礼部尚书夏言,在1532年升为了南京的礼部尚书,四年后入京任职,没几年就成为内阁大学士。
4、世宗沉迷道教,夏言时常反对而严嵩一味讨好皇帝,因此在世宗眼中,严嵩开始比夏言更为重要更遭他喜欢。等到严嵩羽翼渐丰,他就开始攻击 *** 夏言,经过几年的努力,夏言先是被罢官后又被 *** ,严嵩也因此成为内阁首辅。
5、之后,虽然也有一些大臣不满严嵩专权,出面上疏列数他的罪行,希望世宗将其处死,可惜这些异己都反而被严嵩铲除,所以当时严嵩在朝中没有一个可以跟他敌对的大臣。因此严嵩从此专权二十载,为所欲为。而他的儿子严世蕃,也借着老子的光,不必科举就入朝为官,父子俩权倾朝野。
6、最后,世宗也慢慢对严嵩父子产生厌恶。恰好世宗身边的一个道士通过扶乩说严嵩是奸臣,因此,严嵩被罢官抄家,儿子被杀头,自己在外流浪了两年后病死。
7、严嵩从小勤奋好学,为官后也一直笔耕不辍,所以他也练就了一手好书法。严嵩的书法不仅在当时明朝堪称一绝,即使是放在中国整个历史上也算得上是一位书法大家。与他相似的,历史上还有蔡京、秦桧这两位,这表明传统“字如其人”的说法并不一定。
8、严嵩官居高位又有一手好书法,自然各地都有不少他的墨宝。但是因为后世对他的定 *** 是奸臣,拥有他墨宝的主人可能害怕走漏风声从而大难临头,所以严嵩的书法作品大多已经失踪,流传至今的不多。其中,主要可以分为榜书、碑文、印文、卷轴四个大类。
9、榜文就是指宫殿大门的匾额上的书法作品,这一类数量不多但应该是严嵩书法作品中最为出名的。其中以在北京的最多,比如“至公堂”、“孔绥皇祚”、“太极先林”、“六必居”等。
10、此外,各地也有不少,比如山海关的“天下之一关”,山东孔庙的“圣府”。碑文据说只有两个,其中一个是杭州西湖岳飞墓旁的“满江红”一词。印文就是严嵩自己的印章。卷轴,据说是严嵩生前最多的书法作品,但因为容易毁坏保留下来的反而最少,主要是他的“千字文”。
11、除了自己喜欢书法,严嵩也很喜欢名家的墨宝。据说他的家中书画作品无数,最后抄家时搜出了许多珍贵的名人字画。此外,史 *** 载了他为了抢夺《清明上河图》而杀害原主人的故事。
12、 1562年,严嵩被 *** 劾,明世宗嘉靖皇帝终于下令,拔出了严嵩的所有官职并勒令他回到原籍。没过几年,他又被削去官籍贬为庶民,家财也全部被抄,1567年,在贫穷和疾病中去世,落了个凄惨的下场。
13、严嵩刚开始只是被削官而已,世宗并没有想让他死,可最后却再次降罪这才导致了他最后的死亡。而第二次降罪的祸根是在他的儿子严世蕃,也就是说他受了儿子的牵连。
14、当严嵩下令被罢官还乡时,他的儿子和 *** 羽也被遣送去驻守边疆。可是没多久,严世蕃一行就在途中私自逃回了家乡。之后,严世蕃以及 *** 羽罗龙纹等人,网罗江洋大盗等亡命之徒,在乡里横行霸道,为非作歹。
15、也是因此,又有人来上书 *** 严世蕃,而状告的主要两条罪行是作乱和通倭,而这两条正是世宗嘉靖最为讨厌的,所以才换来了严世蕃的杀头,甚至牵连了 *** 严嵩。原来,严世蕃的 *** 羽罗龙文,本身就是 *** 的亲戚,两人的亲密交往也就自然而然成了那些仇视严嵩一家的人的把柄,甚至多了一个意图作乱的罪名。
16、严嵩被削籍抄家后,可谓无家可归穷困潦倒,加上年事已高身染重病也是常事。因此,一直苟活在他人墓地里的严嵩在1567年病死,享年87岁。据说,他在弥留之际写下了“平生报国惟忠赤,身死从人说是非”两句。死后,严嵩不经没有棺木下葬,而且没有一个人敢去吊唁,直到万历年间才得以安葬。
17、严嵩是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介桥村人,所以他的号里有一个就是“分宜”。因为是严嵩的故里,那里也一直在以严嵩作为自己发展旅游业的文化名片,保留了许多严嵩的遗迹和文物。据说现在,村里还有许多与严嵩同族的严姓后裔。
18、严嵩一生在世87年,其中25岁高中举人前一直居住于家乡,而之后不久他因为患上大病而退官回到原籍整整十年,以及最后他 *** 后死前也是被送回家乡。因此,严嵩一生有接近40年的时间是生活在家乡的,因此,他给家乡留下了许多文物和遗迹。
19、据说在岩松的家乡,和他有关的历史遗存,有数百件之多。比如他的故里有几十栋明清时期的古祠,有严嵩的真假墓地,有严嵩的家庙等,同时也流传了不少有关的传说。比如,介桥村原来叫介溪村,因为当地有一泉水自西向东流淌,形成了一个池塘,被称为介塘。严嵩的 *** 在当地捐资修建了一座石桥,严嵩后来把它称为介桥,于是该村就改名为介桥村。
20、擅长诗词的严嵩,据说一生写了1300多首诗词作品,其中描写赞颂江西省名山名胜的诗词就有200多篇。比起他的诗词,严嵩更为留名青史的是他的书法。就跟诗人喜欢在旅游时写首诗来抒发感慨一样,擅长书法的文 *** 多也喜欢在名胜古迹留下自己的墨宝,此外也有许多人愿意来求他的墨宝。所以在严嵩的家乡,他的书法作品有不少。
21、现在发现的严嵩的文物不多,两方私印,一张卷轴,一件御赐的皇袍,两件象牙朝笏等。
22、严嵩因为一生忠于自己的妻子,没取小妾,所以子嗣不多,据记载,只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严世蕃。因为是独子,严世蕃从小深受严嵩宠爱,他也一直仗势欺人胡作非为,最后严嵩凄惨的下场也可以说某些程度上是受到了儿子的牵连。
23、据说,严世蕃长得短小矮胖,和瘦瘦高高的 *** 严嵩很不相同。不过他在智力方面很好地继承了严嵩,所以从小聪明机灵,长大后通晓时务,很回揣测他人的心意,甚至被称为是嘉靖时期之一 *** 才。严世蕃没有通过科举入朝为官,而是借了严嵩的恩荫,先在国子监读书后来直接做官,在严嵩的扶持提拔下,一路高升。
24、后来因为严嵩官居高位,任内阁首辅,但年事已高又要时常伺候在皇帝身边,于是他就慢慢把政务工作交付给儿子严世蕃来接手。而他写的公文票拟十分迎合嘉靖皇帝的心意。此外,据说严嵩被皇帝赞赏的许多青词,也是出自严世蕃之手。由此可见严世蕃的聪明,因此在当时父子俩被称为“大小丞相”。
25、父子俩权倾朝野后,愈发肆无忌惮,严世蕃更是骄奢 *** 逸,无恶不作。严世蕃通过卖官鬻爵等方式大肆搜刮钱财,多到富可敌国,他把金山银山藏在地窖里,有次给 *** 看,严嵩就感觉可能大祸临头。严世蕃的生活更是奢靡,妻妾27个,侍女更是无数,据说《 *** 》里的西门庆就是以他为原型,当时还有关于他的美人盂的故事。
26、最后,严世蕃被 *** 入狱,第二年被 *** ,也是因为他,已经被削官的严嵩被贬为庶民,抄尽家产。
27、严嵩虽然高寿但因为只有一个妻子没有小妾,所以一生子嗣极少,只有儿子严世蕃和两个女儿。据记载,严嵩只有6个孙子和1个孙女,外加两个恩养孙子。再加上后来严嵩 *** 严世蕃 *** ,他的后人如何成了一个谜。
28、严嵩一家,他的妻子在他 *** 前就以去世,儿子严世蕃后来被 *** 入狱时隔一年就被 *** ,自己要再两年后才因病逝世。至于严嵩其他家人的情况正史记载较少,不过史书也没有严嵩被满门抄斩之类的记载,因此他们存活的可能很大。
29、据说,严嵩 *** 严世蕃被 *** 的时候,受其牵连他的家人中有27个被下令遣送去戍边,说是戴罪立功。而等到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开始 *** ,严嵩的政敌徐阶等 *** 已经死的死、倒的倒,因此严嵩后人又开始回到了 *** 。比如严嵩的第二个孙子,严绍庭据说因为平定 *** 侵扰有功,而被官复原职。而他的儿子严云从后来更是高中武进士,也曾经为朝廷屡立战功,在明朝灭亡后也没有入清朝为官,是严嵩的后人里面相对比较显贵和出名的一个。
30、不过,关于严嵩的后人的记载基本上也就到严云从为止。因为清朝刚刚建立,汉族对满族 *** 的反感还很深,所以反抗不断。于是,清朝开始大兴 *** ,杀害了不少不顺从 *** 的汉族文人士大夫。清廷为了缓和矛盾,就拿明朝来说事,把严嵩定 *** 为奸臣加以贬责。至此,严嵩的后人的境遇可想而知,大概他们也是那个时候开始过上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31、张居正和严嵩都是明朝的宰相,纵观他们俩人的一生,也有相同点。虽然严嵩被后人称为奸相,遗臭万年,但是严嵩和张居正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都有相似的经历。
32、张居正和严嵩都是天才级别的人物,他们俩在青年时期就已经展现出很高的才情,年纪轻轻都已进入 *** ;第二点就是张居正和严嵩在书法和文学造诣方面都有很不错的成就,张居正的行书写的很好,诗词都还不错,而严嵩的书法造诣很高,并且擅长写青词。第三点就是,张居正和严嵩都有一位良师益友,张居正的良师益友是徐阶,严嵩的是夏言。
33、夏言和严嵩是老乡,夏言很提拔重用严嵩,但是严嵩却 *** *** 了夏言,最后夏言去世之前,又对徐阶进行了拉拢和培养,最后徐阶 *** 了严嵩。张居正做宰相一方面是自己的斗争结果,另一方面是冯保和高拱在斗争中,张居正获得了利益。
34、除此之外,俩人的下场都很凄惨。张居正生前死后都很光荣,但是在不久之后,便遭到 *** 派的 *** ,明神宗下令对张居正的家进行抄查,还对他的家属进行流放,最后家中所剩人员寥寥无几;严嵩晚年更是饿死街头,还遭遇了千古骂名。
35、但是他俩对 *** 上的不同追求,又致使他们在历史上的评价不同。严嵩做了宰相之后,利用职位之便大量的敛财 *** ,成为一位奸臣;而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使明朝的 *** 得以延续60多年,而这一切都与张居正所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36、严嵩以及其儿子严世蕃在明朝嘉靖年间,总共专权长达20年之久。期间,两人通过接受赏赐、 *** 受贿、卖官鬻爵、 *** 等途径,不断敛财导致富可敌国的地步,所以严世蕃才敢口出狂言说朝廷没他富。最后,两人 *** 被抄家,钱财一半充边饷,一半入内库。
37、 *** 钱多又来路不明,因此他们大多喜欢藏钱。不过据说严嵩和他儿子严世蕃对藏钱有不同的喜好。严嵩比较低调,把成堆的金银锭、金银条都回炉再造,变成锅碗瓢盆等日用品。和 *** 不同,严世蕃就奢华得多,他很享受金山银山围绕的感觉,所以就在家挖了十几个地窖来放金银珠宝。
38、严嵩 *** 后不久,严世蕃被 *** 劾而下狱,第二年结案后 *** ,严嵩也因此被削籍,同时两人的家产全部被抄。据说,当时为了抄家把他的家产列成一份清单,因为数量实在庞大,记录的字数越来越多,最后总计六万多字,变成了一本书。书名叫《天水冰山录》,取的是“太阳一出冰山落”的意思。
39、据《天水冰山录》记载,严嵩抄家时总查出了黄金一万多两,白银两百多万两,以及几千件金银珠宝首饰等。就严嵩的金银而言,和他之前的大 *** 刘瑾抄家时搜出的黄金 *** 万两、白银5000万两相比,的确小巫见大巫了,甚至还不如他的一些手下。
40、但和没文化俗气的 *** 不同,严嵩本身很有文学造诣,所以自然就很喜欢附庸风雅,他常常拿钱来换各种书画、典籍等物件。严嵩收藏的自然都是上乘的书画,罕见的孤本,这些文物的价值就不是一般金银可以相比。
41、判断一个人是忠臣还是奸臣,一般从他的功绩和品德两方面进行分析,两者相加,功大于过,善大于恶,那就是忠臣,反之则为奸臣。而从严嵩的生平来看,他在这两方面都称不上好,所以是一个奸臣。
42、严嵩一生为官大约40年,其中二十多年官居高位,甚至身为内阁首辅等同丞相,专权一时。加上明世宗嘉靖皇帝对他十分信任,严嵩原本是可以大展宏图,做出一番事业来改变当时朝政的混乱、 *** 的 *** 等问题。但是就已知的史料来看,他并没有做出什么功绩,既没有劝阻皇帝专心朝政,反而鼓励纵容他沉迷道教。严嵩一生做出了不少危害社稷的事情,比如,严嵩陷害了不少忠良,比如提拔他的夏言、 *** 他的杨继盛等人;比如,卖官鬻爵,疯狂敛财;比如,纵容儿子和手下为非作歹等。
43、就严嵩的个人道德而言,后世存在一定的争议,毕竟人 *** 复杂。从之前举例的恶行来看,严嵩的品德应该用败坏来形容。但是,严嵩也有不少亮点:比如勤奋好学,一生笔耕不辍;比如,一生只有一个妻子没有小妾并一直忠诚于她;比如,热心乡里,为家乡修建了不少桥和路。
44、不论严嵩的个人道德是否恶劣,至少称不上美好,而他又毫无功绩反而恶贯满盈,无论如何都只能称之为一个奸臣。与他相反,张居正,虽然专权 *** 个人品德不佳,但 *** *** 功在社稷,所以总的来说是一忠臣。
45、严嵩被《明史》列为明朝六大奸臣之一,后世流传的故事、改编的戏剧和 *** 里,他也一直是以奸臣的形象示人。但其实,严嵩有不少评价是错误的,而且也有许多优点。那么严嵩如此恶劣遗臭万年的名声是怎么得来的呢?
46、首先,来自他权力斗争的对手。严嵩专权二十年,铲除了不少异己,也树立了许多政敌,比如徐阶。徐阶不仅是严嵩 *** 的幕后推手,据说也是让他儿子严世蕃罪名成立而被 *** 的策划者。而他想要斗倒严嵩,谋取更大的权力,就必须泼脏水。所以他们对严嵩的指责和批评,往往是有夸张和诬陷的地方。
47、其次,来自文人的指责和 *** 。文人需要赢得名声谋取官位,除了自己写出一首好诗、好文章之外,还有一个方式就是批评恶人来树立自己正义的形象,而严嵩是一个不错的对象。儿子啊众多骂严嵩的文人里,骂得最凶的是王世贞,他为严嵩写的传记里对他极尽指责,此外据说以严嵩儿子严世蕃为原型的小说《 *** 》也是出自他手。
48、然后,来自清朝朝廷的贬低。清朝刚建立,汉族对满族 *** 的反感还很深。清廷为了使汉族文人士大夫服从 *** ,一方面大兴 *** ,另一方面就是寻求与他们的相似处。为了减轻抵触,清廷就拿明朝来说事,把严嵩定 *** 为奸臣加以贬责。
49、最后,来自百姓的不知情。严嵩的故事和小说在民间各种流传,然后又被改编成戏文搬上舞台,不明2 *** 的百姓听着故事看着戏剧,里面严嵩奸臣形象也慢慢就深入人心。
严嵩怎么读和严嵩是谁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