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徐渭怎么读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徐渭杀妻灭子,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徐渭怎么读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徐渭的轶事典故
1、冯梦龙《情史类略》记载:山阴徐渭,字文长,高才不售。胡少保宗宪总督浙西,聘为记室,宠异特甚。渭常出游,杭州某寺僧徒不礼焉,衔之。夜宿妓家,窃其睡鞋一只,袖之入幕,诡言于少保,得之某寺僧房。少保怒不复详,执其寺僧二三辈,斩之辕门。
2、渭为人猜而妒。妻死后再娶,辄以嫌弃。续又娶小妇,有殊色。一日,渭方自外归,忽户内欢笑作声,隔窗斜视,见一俊僧,年可二十余,拥其妇于膝,相抱而坐。渭怒,往取刀杖,趋至欲击之,已不见矣。问妇,妇不知也。后旬日,复自外归,见前少年僧与妇并枕昼卧于床。渭不胜愤怒,声如吼虎,便取灯檠刺之,中妇顶门而死,遂坐法系狱。后有援者获免。一日闲居,忽悟僧报。伤其妇死非罪,赋《述梦诗》二章云:
3、“伯劳打始开,燕子留不住。今夕梦中来,何似当初不飞去。怜羁雌,嗤恶侣。两意茫茫坠晚烟,门外鸟啼泪如雨。”“跣而濯,宛如昨,罗鞋四钩闲不着。棠梨花下踏黄泥,行踪不到栖鸳阁。”自是绝不复娶。
4、张三李四拜访徐文长,张三暗将徐文长拉到一边说:“文长兄,今 *** 若能令李四‘呱呱呱’的叫三声,我今天就请客吃饭。”
5、徐文长笑道:“此事极易。”徐文长将张三李四带到一片西瓜地中,徐文长手指瓜田对李四说:“李兄啊,你看这一片葫芦长的多好啊。”李四纳闷道:“文长兄啊,这明明是瓜嘛,你怎么说是葫芦呢?”
6、徐文长道:“是葫芦。”李四道:“是瓜。”徐文长:“葫芦!”李四:“瓜!!”徐文长:“葫芦,葫芦,葫芦!”李四:“瓜,瓜,瓜!”
7、徐文长在街上遇见卖缸的,问一斤卖几文。卖缸的见他外行,答说“百文(?)一斤”。徐文长叫他扛着,跟了他走了许多路,到得家里,他进去拿出铁锤和秤来,说“我只要秤二斤就够了”。卖缸的只好又扛了回去。
8、徐文长在桥边看见一个乡下人挑着一担粪走来,他便说:“这桥上挑了不好走,我帮你抬过去罢。”乡下人见他是斯文人,不敢劳他,但是他一定愿意帮忙,于是把一只粪桶抬过桥去了。随后他对乡下人说道:“我乏极了,那一桶不能再抬,请你自己设法罢。”
9、有一个人去找徐文长,说他的女儿喜欢站在门口,屡戒不听,问他有没有什好法子。徐文长说只要花三文钱,便可替他矫正女儿的坏脾气。那 *** 很高兴,拿出三文钱交给徐文长,他便去买了一文钱的豆腐和两文钱的酱油,托在两只手上,赤着背,从那女儿的门外走过。正走到她的前面,徐文长把肚皮一瘪,裤子掉了下来,他便嚷着说:“啊呀,裤子掉了,我的两只手不得空,大姑娘,请你替我系一系好罢。”那姑娘跑进屋里去,以后不再站门口了。
10、徐文长住在一个寺里,方丈待他很怠慢。他每清早,乘和尚睡着未起的时候,穿戴了僧衣僧帽,往后园去,对着一家楼窗 *** 。这乃是一个武官的 *** 的绣房,她把这事告诉了 *** ,把方丈拿去,一顿板子打死了。后来冤 *** 寻着了他,有一天他回家去,恍惚看见他的妻和一个和尚同睡,用刀砍去,原来却只是她独自睡着。徐文长因为这件事,坐了好几年的监,好容易才得放免。
11、有人同徐文长赌赛,如他能够往三埭街连呼“堕贫”三声,当请他吃酒。徐文长便到三埭街的旧货店指着一个瓷瓶叫道:“那个大瓶卖多少钱?那个大瓶,那个大瓶!”店里的人无可奈何,他终于得胜而去了。
12、又有乡村演戏,请徐文长写戏台的匾,文曰:“ *** 。”但是他们的报酬少给了一点,所以等到把匾挂好之后,大家一看,见第三个字缺少了一笔,变成“天下大平”了。村民大窘,又去求他,他随后走来,把笔掷上去,在大字下点了一下,大家这才安心了。
13、徐文长买白菜,卖菜的说一文一斤,他说一文两斤,卖菜的粗鲁地答说:“那只好买粪吃。”徐文长便不再计较,说他要,照讨价买下了,可是称来称去费了许多工夫,卖菜的觉得很饿了,等徐文长进去算账之后,他看桌上有两个烧饼,便拿来吃了。徐文长出来,向桌上张望,卖菜的便说:“这里两个烧饼是我借吃了。”徐文长顿足道:“了不得,这是 *** 烧饼,我拿来 *** 老鼠的。”卖菜的十分惊慌道:“那怎么好呢?”徐文长道:“现在已经来不及叫医生,听说医砒毒只有粪清更好,你还是到粪缸那里吃一点罢。”卖菜的 *** 命要紧,只能去吃,徐文长随对他说道:“究竟是谁吃了粪呢?”
14、徐文长遇见一个卖鸡蛋的,说要全买,叫他在石头上张着两臂做圈,自己把鸡蛋点数放在圈内。数了之后,徐文长说去拿篮子来盛,却再也不出来。卖鸡蛋的伸着两臂围住鸡蛋,不能动一动,正在焦急,里边又放出一只大狗来,真把他吓得不知怎么样才好了。
15、有许多老太婆坐了一只船去进香,遇见徐文长请求搭船,她们就答应了。徐文长下了船,坐在船头上,说替她们烧茶。他拿出一包糖,泡起糖茶来,老太婆本来是喜欢喝糖茶的,又经徐文长殷勤相劝,左一碗右一碗地不知吃了多少,不久便觉得肚胀,想要小解了。她们正急得没法,却见徐文长在那里拿着一支纸 *** 刺鼻孔,很舒服似的打嚏呢。她们问说:“徐先生,你在干什么?”他答道:“我想小解,只是现在不便,所以在这里打几个喷嚏通通气,便不要紧了。”她们一听有这样的好法子,大家动手齐来仿行,可是才打了一个嚏, *** 就立刻都漏了出来了。
16、又到了府试之年,明朝廷派窦太师到江南主持考务。
17、一天,徐渭到杭州西湖宜园游耍,这里正举行灯谜盛会,他见园门口高高悬挂一首诗谜:
18、“二人抬头不见天,一女之中半口田;八王问我田多少,土字上面一千田。”
19、当时不少人围在那里,苦苦思索,谁也没能猜出谜底。徐渭读罢微微一笑:“不难,不难。”说了句:“但愿人间家家如此。”便嘻笑而去。
20、有个诗人仔细品味徐渭的话,恍然大悟,他对众人道破谜底:“‘二人抬头不见天’是个‘夫’字;‘一女之中半口田’是个‘妻’字;‘八王问我田多少’是个‘义’字;‘土字上面一千田’是个‘重’字,合起来就是‘夫妻义重’。这不正是家家所盼望的吗!”墨客 *** 人们一听,抚掌称赞:“徐渭真乃‘天下才子’也!”
21、这消息传到那骄矜的窦太师耳中,气得胡子翘起,愤然道:“徐渭不过一介布衣,小小百姓,竟然比我多‘天下’二字!”于是,他派人请徐渭到西湖游船上饮酒赋诗。
22、席间,窦太师笑道:“本官有一谜语,谜面是,‘摸着无节,看着有节;两头冰冷,中间火热’。猜一物。”徐渭淡淡一笑道:“谜底是那‘历书’,连杭州的三尺幼童都知道。”
23、窦太师表面上对徐渭称赞了一番,心中妒火更旺。
24、几日后开考了。主考官窦太师到贡院巡视了一遍,见徐渭也在考生中,冷冷一笑,拿起把剪刀,笔直 *** 木柱上,说声:“诸生开笔吧!”说完扭头便走了。
25、没有试题,只 *** 一剪刀,好一个奇怪的 *** 。一时弄得诸考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人人执笔发呆。
26、徐渭见大家都在发呆,就提醒道:“太师拿起剪刀,戳破木头,这不是‘起剪破木’吗?他出的试题就是论战国时的四员大将——白起、王翦(与剪同音)、廉颇和李牧哩!没有错,大家赶快动手吧!”考生们经徐渭一点拨,个个得心应手,一挥而就。
27、不久,窦太师又进来了,见诸考生缩手端坐着,以为这次真的被他难倒了,才慢慢地念出试题读到《论起翦颇牧》。诸考生一听,果然与徐渭说的分毫不差,不一会儿,大家随徐渭交了卷。
28、窦太师接过考卷,顿时愣住了。他心想:才念了题目,怎么一下子就都写好了?抽卷阅读。篇篇扣题,他特地抽出徐渭的考卷来看,更是妙笔生花,不禁暗暗惊叹。但是到了卷末,忽然看见上面画着祭桌和灵牌。窦太师十分生气,心里骂道:“好一个自负的小子!还没考中,就想做官祭祖了!于是,他提笔批道:“文章虽好,祭祖太早。不取。”
29、后来,有人告诉他这次批卷的事,徐渭听了哈哈大笑道:“真是个昏头的太师!我哪里是想做官祭祖,因为 *** 生病,我一边应考一边在记挂她,写好文章看看时间有多,才画了这点东西,我是在祷告祖先保佑她老人家玉体无恙哩!”
二、“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徐渭简介许巍是怎么死的
1、徐渭,本名文清,后改名为温昶,本名天池山。同时,他也有很多绰号,如部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士、青藤居士、天池余音、金磊、金惠善、殷珊布依、白姑山人、鹅鼻山农等。他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画家、军事家。他与解缙、杨慎并称为“明代三大才子”,可谓全才。明末清初,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多才多艺。但在众多文人 *** 客中,像徐渭这样文武双全,精通诗词书画,又精通军事谋略,甚至在戏剧上也有建树的文人是极其少见的。更何况徐渭带来的革新对后世影响深远。袁中郎称赞徐渭的诗为明代之一。他的戏剧受到汤显祖的高度赞扬,他的绘画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就连被后人追捧的郑板桥、齐白石也惊叹不已,甚至表示愿意做徐渭的狗。由此可见徐渭在书画方面的造诣之深。
2、公元1521年,徐渭出生于浙江绍兴殷珊大云。他的 *** 是严旭,母亲是严旭的妾。徐家是官僚家庭,所以徐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此外,徐渭本 *** 极其聪明,堪称少年天才,久负盛名。据史 *** 载,徐渭“六岁时每日背诵千余字,从0755到79000”,而且“一本书一旦给了几百字,就不再需要读了,让一个背诵的老师来听。”“手掌之间,千言万语皆可说。”十岁时,他甚至模仿杨雄的《大学》,写了一篇《解嘲》的文章,受到大家的称赞。想想我们十岁的时候在做什么,再想想别人的过目不忘。天才这个名字是可以理解的。
3、徐渭在文学和戏剧两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但就是这样的人才,高中却没当过秀才,一辈子也只是个秀才。
4、公元1541年,徐渭娶了同郡潘之女,从此走上了全面科举之路。史料:“再努力,总会因为不符合规律而排斥时间。”连续考了八次,每次都考不中,太神奇了。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公元1561年,当时徐渭四十岁,中考,与当时的萧勉、陈赫、朱、钱辩、朱、卢广生等人并称为“越中十子”。
5、做了高中举人后,徐渭担任浙江、福建巡抚的幕僚。后来胡宗宪担任浙江巡抚时,也加入了胡宗宪的幕府。相传徐渭策划了胡宗宪的所有阴谋,连打败臭名昭著的敌人徐海都是他的功劳。
6、嘉靖四十三年,胡宗宪因“ *** 言宋及奸、欺、贪十罪”被捕,狱中 *** 。许巍发出《释毁》的慨叹。后来胡宗宪案彻查之后,徐渭疯了,甚至多次 *** ,精神几近崩溃。史料:“龙头锥苛,数寸深;而且肾囊被脊椎骨打破,所以他们不会死。”
7、嘉靖四十五年,神智不清,杀了他的后妃张,直到万历元年,天下赦免,状元卞等人才将他救出。出狱时他已经53岁了。
8、经历了这样一系列的悲惨遭遇,徐渭晚年生活在极度的贫困和贫穷之中。他讨厌达官贵人,比如金陵、宣辽、北京,以及居庸关到宣化府和长城以外的其他地方。他回到绍兴五年,从此以卖画为生,对达官贵人恨之入骨。即使穷得揭不开锅,他也坚决拒绝为执政官僚作画,可见他对 *** 黑暗的痛恨。
9、“有几千卷书,然后就卖光了。无法做出任何改变,经常“忍饥挨饿,独自徘徊月下”,是徐渭晚年生活最真实的反应。公元1593年,时年73岁的徐渭,终于在“几间歪屋,一个南腔北调的人”的境遇中闭上了眼睛,结束了自己的流放和沉浮生活。让人觉得不一般的是,尽管他的文学成就很大,受到很多人的称赞,但他死的时候却是那么的悲伤。没人照看他,死前只有一只狗陪着他,床上连个垫子都没有。
三、解缙的读音到底怎么读
解缙的读音为xiè jìn,声母为x、j,韵母为ie、in,声调为第四声、第四声。
解缙(1369年12月6日-1415年2月22日),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代大臣,文学家。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解缙的节义:就解缙的忠义观与爱国情怀而言,他并非只是以忠于一人一朝为准则,而是以忠于自己内心、忠于儒家的天道之理为标准。
纵观解缙毕生的 *** 言行,他始终践行着孟子的道义观,以“刚直”作为养气之道,以利国利民为更高准绳,这在当今社会也有很重要的借鉴价值。可能又有人说,解缙的节义主要是在“靖难之役”时表现出了瑕疵。
1、总纂《永乐大典》,这是他一生更大的历史贡献;
2、著作等身,自明初以来学界毫无异议;
3、书法大家,其作品那时即为珍品;
4、楹联鼻祖,遗憾的是传世作品不多。
关于本次徐渭怎么读和徐渭杀妻灭子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