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武士彟怎么读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武士彟怎么读的知识,包括武士彟三个女儿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武则天 *** 武士彟生平简介
1、武则天的出身,肯定有不少人非常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家庭,最后才出来了这样一个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的女帝?武则天的 *** 武士彟,这个字看上去就是一个生僻字,很少有人能读对,那么武则天 *** 这个名字究竟应该怎么读?武士彟的一生又是怎样的,他经历过什么事情,有几个妻子几个孩子,最终又是怎么死的呢?
2、武士彟[yuē](577年—635年),字信明,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人,唐朝大臣,女皇武则天的 *** 。
3、 *** 是武华,隋朝大业末年,武士彟为鹰扬府队正,资助李渊起兵。唐武德年间,出任工部尚书转荆州都督,加封为应国公,到武则天为皇后时,又追封武士彟为太原郡王。
4、贞观九年(635)五月,唐高祖李渊驾崩。武士彟得知消息,十分悲痛,因以成疾。唐太宗屡遣名医诊治,武士彟仍因医治无效而死去,终年59岁。武士彟去世后,唐太宗命并州大都督李世勣主办丧事,棺木及丧葬费用都由 *** 支给。遵死者 *** ,把武士彟的灵枢运回并州老家安葬。
5、起初,武士彟娶相里氏为妻,生子武元庆、武元爽。后来再娶杨氏,生下韩国夫人武顺、武则天以及郭孝慎夫人武氏等三个女儿。武则天称帝后,追为太祖无上孝明高皇帝。唐玄宗先天年间,武士彟帝号被撤销,降封为太原郡王。
6、武士彟生于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出身并州商人世家, *** 名叫武华。青年时期,武士彟挑担子去各村卖过豆腐又曾和同乡许文宝经营些木材生意,因致大富。据《册府元龟》记载:武士彟才器详敏,少有大节,及长,深沉多大略,每读书,见扶主立忠之事,未尝不三复研寻,尝以慷慨扬名为志。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杨广的残暴 *** ,并州和全国一样,也爆发了农民 *** 。就在这样的形势下,深沉行人略的武士彟,弃商从戎,在鹰扬府做一名队正。
7、李渊在隋朝时领兵屯守汾、晋,曾在他家休息,就此成为朋友。后来李渊留守太原,就任武士彟为行军司铠参军。招募的兵集中后,交给刘弘基、长孙顺德统领。王威、高君雅私下对武士彟说:弘基等人都违背诏令不随皇上征辽,该当死罪,怎把兵权交给他们?我们应揭发并送他有司治罪。武士彟说:两人都是唐公的门下客,若把他们治罪,岂不叫唐公对我们生嫌?王威等人才心有疑不敢告发。那时,司兵参军田德平想劝王威检举募兵的事,武士彟威胁说:讨捕兵全都隶属唐公。王威、高君雅没有兵权,只不过寄身于留守之位罢了,能有什么作为?田德平也就不再提此事。李渊兵起,武士彟没有参与商议。后来以大将军府(李渊为大将军)铠曹参军随从平定京师,受官光禄大夫、义原郡公。
8、隋朝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命李渊为并州刺史、河东抚慰大使,让他屯驻在守汾、晋之地 *** 叛军。李渊初来之时,暂时起居在武士彟的家里,于是和武士彟增进了感情,遂任他为行军司铠参军。
9、大业十三年(617年)初,李渊、李世民父子,见隋朝大势已去,决定乘乱起兵,夺取天下。其中武士彟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力劝李渊起事,别再犹豫,并假托听到空中:有称唐公为天子者。还说自己曾经 *** 李渊骑马而登天,俱以手扪日月,并将自己所撰的兵书献给李渊阅读,李渊大欢,意以自负。[13]随即广招兵士,全由亲将刘弘基和长孙顺德统领。这番举动引起了客将王威、高君雅的怀疑,他们私下对武士彟说:唐公所募兵壮,尽付刘宏基、长孙顺德统管,我等不能干预,为什么?武士彟为掩护,便说:所募新兵,素乏训练,今委以专人,乃治兵之常法!且唐公为今之勋威,受委重责,恐无 *** 之情。王威半信半疑,又说:刘宏基、长孙顺德都是征 *** 时的逃兵,论罪当死,怎么还交兵给他们?我准备报批朝廷把他捕起来。武士彟则回答:他们如今是唐公(李渊)的客卿,如果这么做,会损害唐公的声誉。因此王威和高君雅虽有疑但未行动。当时司兵参军田德平欲劝王威向朝廷报告李渊募兵的情况,武士彟警告说:你想清楚,兵将全是唐公的部下,王威跟高君雅只寄坐在这里而已,又不会听他们的,他们能怎么样?田德平于是就不再说什么了。
10、晋阳起兵开始,李渊建立大将军府为行政中枢,武士彟积极参与起兵,并以大将军府铠曹参军,同大军一同攻平长安。李渊称帝后,升任他为库部郎中,将他列入太原元谋功臣之一。
11、武德九年(626),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渊 *** 禅位,唐太宗李世民登基。贞观元年(627)十二月,利州都督李孝常借进京朝见之机,竟和近卫军官刘德裕、长孙安业等互说符命,谋以宿卫兵作乱。阴谋败露,被唐太宗以谋反罪 *** 。唐太宗遂调升武士彟去利州担任都督。武士彟去利州上任,最早也是贞观二年初。鉴于李孝常的残余势力仍然猖狂活动,武士彟上任利州都督后,招辑亡叛,抚循老弱,赈其匮乏,开其降首,时间不长郡境又安。受到唐太宗的表扬和奖励。
12、贞观六年(632),李世民改任武士彟为荆州都督。他在荆州打击豪强,宽力役之事,急农桑之业,使荆州生产发展,奸吏豪右,畏威怀惠,唐太宗手敕称誉他的善政。在这段时期,武士彟因有卓著功勋,以二等开国功臣得授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封太原郡公,不久升工部尚书,晋爵为应国公,并且世代沿袭。
13、贞观九年(635)五月,唐高祖李渊驾崩。武士彟得知消息,十分悲痛,因以成疾。唐太宗屡遣名医诊治,武士彟仍因医治无效而死去,终年59岁。武士彟去世后,唐太宗命并州大都督李世勣主办丧事,棺木及丧葬费用都由 *** 支给。遵死者 *** ,把武士彟的灵枢运回并州老家安葬。追赠礼部尚书,谥曰定。
14、武士彟死后,次女武则天入宫。唐高宗李治,因为武则天为皇后的缘故,朝廷追赠他为并州都督、司徒、周国公。咸亨年间,加赠太尉兼太子太师、太原郡王,配享唐高祖庙廷,列功臣上。武则天监朝,又尊为忠孝太皇,建崇先府,置官属,追王五世。武则天称帝后,东都洛阳立武氏七庙,追册为帝,为太祖无上孝明高皇帝,葬在文水的坟墓称昊陵,诸妣皆随帝号曰皇后。先天年间(712年―713年),唐玄宗下诏削去武士彟的帝号,复降为太原郡王,其庙廷也随之而废除。
二、武士彟怎么读 武士彟的简介
1、武士彟拼音:[wǔ shì yuē]
2、武士彟(yuē)(577年—635年),字信,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朝开国功臣,东都丞武华之子,武周皇帝武则天之父。
3、隋朝年间,武士彟经商致富,后成为鹰扬府队正。大业十三年(617年),他资助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授大将军府铠曹参军,然后随李世民军平定长安。唐朝建立后,名列“太原元谋功臣”之一,官至工部尚书,封应国公。李世民即位后,历任豫州、利州和荆州都督,任内治民有方,得到李世民嘉奖。贞观九年(635年),得知太上皇李渊驾崩,悲痛成疾,在荆州都督任上去世,终年五十九岁,李世民赐谥号为定。
4、武士彟先后娶相里氏、荣国夫人杨氏,后者生下武则天。武则天受封皇后以后,武士彟先后被追赠为周国公、太原郡王等,改谥忠孝。武则天称帝后,追谥武士彟为无上孝明高皇帝,庙号太祖。唐玄宗先天年间,削除帝号,降封太原郡王。
三、“武士彟”最后一个字的读音
1、士彟[1-2](577年―635年),字信明,并州文水人,唐朝开国功臣、卓有政绩的高级官员,一代女皇武则天的 *** 。
2、武士彟(yue)的 *** 是武华。隋朝大业末年,武士彟为鹰扬府队正,资助李渊奇兵。贞观中,出任工部尚书转荆州都督,加封为应国公,武则天册封皇后时追封其为魏王。
3、起初,武士彟娶相里氏为妻,生子武元庆、武元爽。后来再娶杨氏,生下韩国夫人武顺、武则天以及郭孝慎夫人武氏等三个女儿。
4、武则天称帝后,追封为太祖无上孝明高皇帝。唐玄宗先天年间,武士彟帝号被撤销,爵位降为“太原王”。[3]
四、武士彟中“彟”的读音是什么
1、武则天的老爸的名字是吧?这个字正确读音近似——yó!当然,现在普通话没这个拼音,但是国内部分地区的方言其实是保留了一些古汉字读音,比如四川话“脚”——jio。
2、再比如,约会的“约”字和医 *** 的“ *** ”字,按现在的普通话来读,读音除了声母都是y,韵母是没一点相似 *** 了,但这两个字的写法又明白地告诉我们它俩肯定有某种关系。任谁一看, *** 字就是约字多了草字头而已。这种加偏旁部首的字很多时候读音跟无偏旁部首的那个字读音应该非常近或者根本就是一个读音。这里,还是可以回到方言去寻找这俩古汉字的读音。很多地区, *** 跟约都是读——yó。
3、考证这里就不考证了,题主只需要知道在武则天一朝,因避讳的需要,很多名字带“约”(yo)的官员都得改名,而名字带“说”(yue)的官员不用改名。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