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闭关锁国什么意思,以及锁国闭关是什么成语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闭关锁国是什么时期
1、闭关锁国政策,又称洋禁、海禁,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孤立主义。严格 *** 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也因此中国的整体国力及发展落后予西方国家。中国曾实行海禁四百多年。明朝在明成祖至明宣宗的郑和下西洋(1405-1433)后,实施海禁,是锁国的象征。
2、闭关锁国体现为对海外贸易的各种 *** *** 政策,其中最严重的是海禁,其次为一口通关,再次为其他 *** *** 政策。从明朝官方的明文诏令看,海禁是有明一代的基本国策,如果以“不禁止即为 *** ”的标准看,只有洪武、永乐和嘉靖年间等个别时期有不断重申的海禁令。
3、嘉靖年间的海禁真正执行只有十余年,而且仍允许葡萄牙人经 *** 贸易。到隆庆元年(1567年),不但偏僻港口根本无禁,设关港口私下出入者也很多,浙江甚至比公 *** 禁的月港更宽松。此后其他口岸也很快相继 *** ,而且间接贸易根本无法可禁,对日直接贸易也相当活跃,实际上已经是全面开海。
4、清 *** 下令禁止官民擅自出海贸易,如有将违禁货物贩卖到其他国家,并且通敌郑成功或者制造船只贩卖给其他国家的,均将违抗者交给刑部按律治罪。清朝的禁海运动起始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终止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实际上,清 *** 迫于远在 *** 的郑氏家族的海军入侵,不得不采取消极防范措施。
二、请问闭关锁国是什么意思
1、你题目描述的这种现象,需要看具体情况。
2、当国家 *** 被侵犯的时候, *** 外货有什么不对的吗?之前南海争端,我们拒绝菲律宾的香蕉,这也算不上是闭关锁国呀!
3、真正的闭关锁国,是拒绝一切外货,不与外界联系交往。像清朝那样大搞海禁,断绝与世界共同进步发展的机会,才是闭关锁国,是完全错误的策略。
三、闭关锁国是什么意思闭关锁国成语故事
闭关锁国拼音 [ bì guān suǒ guó ]
成语基本释义: [成语形式 ] ABCD式的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感 *** 彩 ]中 *** 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表示保守,不与外国交往闭关锁国近义词
《周易·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1、备受欺辱,闭关锁国的历史,生活在新时代的人们怎能不热血沸腾
2、当我们闭关锁国时,你们用 *** 来打开我们的市场.
3、更有甚者,这些 *** 和对抗行动或许会使中国人产生仇外心理,滋生民族主义情绪,中国也许会从目前的 *** *** 到几十年前的闭关锁国的状态中。
4、都说大清朝闭关锁国一只井底之蛙
5、日本开始实施闭关锁国的政策, *** 的西方正在继续占领世界各地的土地,抢夺世界各地财富。
四、闭关锁国是什么意思
闭:关闭。关:关口。锁: *** 。 *** 关口,关闭国境。指 *** 国境,不与外国通商往来。
《周易·复》: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闭关锁国,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典型的保护主义。严格 *** 本国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
闭关锁国的后果:1、闭关锁国在不知不觉中约束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和 *** 业的发展,让我国的资本主义萌发受到制约。2、闭关锁国加深了 *** 者妄自尊大的想法。第三,阻挠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令西方的近代科学和领先的技能没有办法传进我国。在清朝,我国筛选人才的方式是科举 *** 。
五、闭关锁国政策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1、闭关锁国始于明成祖朱棣,结束于明朝在明成祖至明宣宗的郑和下西洋(1405-1433)后,实施海禁,并在北方修建明长城,是明朝锁国的象征。
2、“闭关锁国”体现为对海外贸易的各种 *** *** 政策,其中最严重的是“海禁”,其次为“一口通关”,再次为其他 *** *** 政策。
3、认定中国清代前期实行了“闭关自守”或“闭关锁国”政策的观点,源于当时试图向中国推销其商品(特别是 *** )的英国商人。 *** 在1853年为《纽约每日论坛报》写的《中国 *** 和欧洲 *** 》一文中,接受了这一观点。
4、因此,这一观点于20世纪50年代纳入了当时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并被“学者”们推至明代,写入了教科书。
5、于是,在大多数 *** 中国人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常识”:明清时代“闭关锁国”,“闭关锁国”是造成中国历史上由先进转为落后,以至近代长期挨打的重要原因。就是有学者不同意这一观点也无从说起,就是说了也立即被主流意识形态淹没。
6、“闭关锁国”体现为对海外贸易的各种 *** *** 政策,其中最严重的是“海禁”,其次为“一口通关”,再次为其他 *** *** 政策。
7、很多文章将“海禁”直接等同于“闭关锁国”。但“海禁”的定义并不是简单明了的。从各种文献看,判断海禁之有无的标准大不相同。有人以有无明文禁令为标准,有人据市舶司或海关的开闭来判断。
8、而且海禁有全面与部分之分,部分海禁又包括对特定港口、海域、航线(如东洋、南洋)或国家(如日本),及只针对部分特定主体(如本国商民、“红毛夷”、“倭人”)和客体(如某些商品、船只)的禁令。
9、应该指出的是,只针对未经 *** 允许的 *** 贸易禁令不应算做海禁(在如此宽泛的定义下,几乎所有现代国家都在实行海禁)。另外,禁令不一定能够有效实施,不同时期禁令实施的力度和效果有所不同,禁令的有无更不等于是否“闭关锁国”。
10、总体上说,明清两代只在明前期、嘉靖倭乱时期和清初近乎全面海禁,时间跨度远短于开海或部分开海时期。
1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闭关锁国
六、什么叫“闭关锁国”
1、闭关锁国政策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
2、释义: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严格 *** 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
3、出处《周易·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4、中国历史上长期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固步自封,江河日下,被西方列强迎头赶上,备受欺凌!
七、闭关锁国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1、【典故出处】:《周易复》:「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成语意思】:闭;关闭;关:关口;锁: *** 。 *** 关口;关闭国境。指 *** 国境;不与外国通商往来。【成语注音】:ㄅㄧˋㄍㄨㄢㄙㄨㄛˇㄍㄨㄛˊ【通用拼音】:bi guān suǒ guo【拼音简写】:BGSG【使用频率】:常用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感***彩】:中 *** 成语【成语用法】:闭关锁国,联合式;作宾语、定语;表示保守,不与外国交往。【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成语正音】:锁,不能读作「shuǒ」。【成语辨形】:闭,不能写作「闲」。【英语翻译】:close the munications at the borders<lock one's doors against the world>【其他翻译】:<德>Abkapselung gegen das Ausland【近义词】:闭关自守、故步自封【反义词】:门户 *** 、面向世界【成语例句】:严复的「译事三难信达雅」为打破闭关锁国,西学东渐开了先河。(柯灵《序》)
关于闭关锁国什么意思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