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文言文中‘通’字的含义详解 - 意思 -

通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文言文中‘通’字的含义详解

牵着乌龟去散步 意思 9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通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这个问题, 文言文中‘通’字的含义详解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文言文实词“通”意思和举例、出处!
  2. 忽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3. 佚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4. 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5. 径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一、文言文实词“通”意思和举例、出处!

在文言文中,“通”字具有多种含义:

1.通达:指道路畅通,无阻碍。例如,《愚公移山》中提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意指共同努力将险峻的道路变为通途,一直通往豫南,直至汉阴。

2.贯通:指思想、意念等的相互理解与沟通。例如,《谭嗣同》中说:“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通,锐意欲行大 *** 矣。”指的是皇上与康先生的想法开始有所理解,从而决心进行大的 *** 。

3.畅通:指无阻碍地通行或交流。例如,《论积贮疏》中提到:“ *** 未必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指的是 *** 未必能够畅通无阻,远方的人们一旦有疑问,就会纷纷起来争取解答。

4.通报:指将信息或话语转达给他人。例如,《孔雀东南飞》中描述:“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意指派遣官员作为媒人,由主簿负责传达话语。

5.交往:指人与人之间的往来和交流。例如,《汉书·季布传》中说:“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指的是听说曹丘生不是值得交往的长者,因此不宜与他来往。

6.流通:指商品或货物的交换和流通。例如,韩愈在《原道》中提到:“为之贾以通其有无。”指的是通过贸易来解决物资的匮乏与过剩。

7.交流:指思想的交换和沟通。例如,《君子国》中描述:“唐敖见言可通,因向一位老翁问其何以,好让不争之故。”指的是唐敖看到可以交流,因此向一位老翁询问原因,以便更好地理解不争斗的道理。

8.通晓:指对某一领域或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张衡传》中提到:“遂通五经,贯六艺。”指的是张衡学习了五经,精通了六艺。

9.全部:指涵盖所有方面或涵盖全部内容。例如,《核舟记》中提到:“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掘带袭,……”指的是整个船的设计,包括五个人物、八扇窗户等等。

10.遍:指普遍或全面。例如,《师说》中提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指的是六艺及其经传都被广泛地学习和传承。

11.例行:指按照惯例或常例进行。例如,《孔雀东南飞》中描述:“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指的是穿上华丽的裙子,事事都要经过四五次的寻常程序。

二、忽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忽”是一个常见的副词,用于表示突然、瞬间或快速地发生某种动作或状态的意思。它可以作为动词、形容词或副词使用,根据上下文的不同含义也会有所变。

以下是对“忽”的不同含义和解释的扩展:

1.表示突然和瞬间的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忽"通常用作及物动词,表示某种动作或情况在一瞬间发生或改变。例如:“忽见敌军突围而来”,意思是突然看见敌军正在突围。

2.表示快速而匆忙的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忽"通常用作副词,表示某种动作或行为以快速而匆忙的方式进行。例如:“忽报紧急情况,大家都赶紧撤退”,意思是突然传来紧急情况的报告,大家都赶紧撤退。

3.表示转瞬即逝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忽"通常用作副词,表示某种状态或情况发生的时间非常短暂,很快就过去了。例如:“忽晴忽雨,天气变化无常”,意思是天空时晴时雨,天气变化莫测。

4.表示突然的感叹或惊讶:在这种情况下,"忽"通常用作副词,表示某种突然的感叹、惊讶或出乎意料的情况。例如:“忽闻噩耗,全家人都震惊了”,意思是突然听到了不好的消息,全家人都感到震惊。

5.表示疏忽、漫不经心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忽"通常用作形容词,表示某人对事物不重视,疏忽大意。例如:“他工作上总是忽忽悠悠,效率低下”,意思是他在工作中总是马虎散漫,效率很低。

总的来说,“忽”在文言文中有着丰富多样的含义,它可以表示突然、瞬间、快速、转瞬即逝的动作或情况,也可以表示惊讶、匆忙、疏忽等不同的态度和心理状态。因此,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需要根据上下文仔细理解和把握“忽”的具体含义,以便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佚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①<动>逃跑。《公羊传.成公二年》:“顷公用是佚而不反。”

②<动>抛弃。《孟子.公孙丑上》:“遗佚而不怨。”

③<形> *** 。《汉书.刑法志》:“男女 *** 佚。”

④<形>通“逸”。安逸。《孙子兵法.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

佚(yì)是汉语二级字,总笔画为7画,部首为亻,同“逸”,指 *** 不羁。

4、姓。春秋有佚之狐。见《左传.僖公三十年》。

1、辑佚[jíyì]辑录前人或今人通行的集子以外的散佚的文章或作品。

3、佚存[yìcún]散失而复得以保存。多指古籍而言。

4、佚力[yìlì]指经过整顿休养,军力充实的兵力。

6、佚文[yìwén]散失的文辞或篇什。汉王充《论衡》有《佚文篇》。

7、佚女[yìnǚ] *** 。佚,通'昳'。

8、佚游[yìyóu]逸游。放纵游览而无节制。

《唐韵》夷质切《集韵》《韵会》弋质切,𠀤音佾。安逸不劳也。《孟子》四肢之於安佚也。同逸。

又隐遁也。《孟子》遗佚而不怨。

又过失也。《书·盤庚》惟予一人有佚罚。

又通作失。《史记·韩非传》非吾敢横失,能尽之难也。《前汉·五行志》鲁夫人 *** 失於齐,卒杀桓公。𠀤与佚同。

又《荀子·哀公篇》其马将失。与逸同。

又人名。史佚,周武王时太史,名佚。

又《韵会》徒结切,音垤。《扬子·方言》佚,荡缓也。《前汉·扬雄传》为人𥳑易佚荡。

又通迭,更也,递也。《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四国佚兴。

又与佾义同。行列也。《扬雄·蜀都赋》其佚则接芬错芳,襜袩纤延。《说文》从人,失声。佚民也。一曰佚忽也。

四、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中离维纲",意为居于维系纲纪的中心位置。

2."与太史数射中腔配",意为与太史官一起计算射中的次数。

3."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意为只有握紧 *** 并稳定,然后才能谈论射中的技艺。

4."故盛算之器即曰中",意为因此,用于盛放计算工具的容器也称为中。

5."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意为古时候,天子掌握的土地方圆千里,其 *** 之地便成为都城。

6."掌国中失之事",意为负责处理国家中间发生的失事事件。

7."中心僭怛",意为内心感到惊慌不安。

8."衣冠中",意为穿戴得体的中间状态。

9."葬之中野",意为葬于野地的 *** 。

10."中心僭怛",意为内心感到惊慌不安。

11."五帝之中无传政",意为在五帝时期没有传承下来的 *** *** 。

15."兕中",意为在兕(古代一种神兽)的 *** 。

17."以益中外之累",意为为了减轻国内外事务的负担。

18."中藏隐情不可致",意为其中隐藏的私密情感无法透露。

19."诘公一览,立得籍甚",意为经过询问,立即得知详情。

20."夜中,星殒如雨",意为在夜晚,星星 *** 如同下雨一般。

2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意为在晋朝太元年间,武陵地区的人以捕鱼为生。

22."赵高用事于中",意为赵高在朝廷中掌权。

23."公来自中,天子所倚",意为来自朝廷的官员,是天子所依赖的。

24."忧从中来",意为忧愁从内心产生。

25."五中所主,何藏最贵",意为五脏中,哪一个最重要。

26." *** 向严乡绅借二十两银子",意为 *** *** 向严厉的乡绅借了二十两银子。

27."受中赏",意为受到中等的奖赏。

28."中家以上",意为中等家庭以上。

29."正要与姐姐、 *** 商量了,往府里讨去,可是中么?",意为正要与姐姐、 *** 商量后,前往府上请求,这样可以吗?

30."我是薛家丫头,狄家媳妇,我的钱不中骗",意为我是薛家的丫鬟,狄家的媳妇,我的钱不是那么容易被骗的。

31."是秦之计中,齐燕之计过矣",意为这是秦国的计谋,而齐燕的计谋已经失误了。

通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文言文中‘通’字的含义详解-第1张图片-

32."余观君疏于世故,而谋国无不中",意为我看你虽然不熟悉世故,但处理国家事务无不恰当。

33."头颈必中",意为头部和颈部必须保持平衡。

34."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意为穿戴不得体,不敢入朝。

35."中不上达",意为不忠诚则无法向上通达。

五、径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径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小路、直径等。

2、喻指达到目的的途径、 *** :捷径。门径。

二、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写语言,包括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等时期的文献、书籍等。它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语法、词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阅读文言文需要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和阅读技巧。

三、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背景知识:文言文所涉及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都是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阅读文言文之前,需要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

2、学习语法规则:文言文的语法规则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语法规则,如词 *** 、句子结构等。

3、积累词汇:文言文的词汇与现代汉语也有很大的不同,需要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如虚词、实词等。

4、注重阅读技巧:阅读文言文需要注重阅读技巧,如猜测词义、推断含义等。可以通过多读、多练来提高阅读水平。

1、增加文言文的阅读量:多读文言文可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和语法规则。学习文言文的语法规则,文言文的语法规则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语法规则,如词 *** 、句子结构等。

2、注重积累词汇:文言文的词汇与现代汉语也有很大的不同,需要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如虚词、实词等。注重阅读技巧,阅读文言文需要注重阅读技巧,如猜测词义、推断含义等。可以通过多读、多练来提高阅读水平。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文言 文中 详解 含义 意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