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底线的意思?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

牵着乌龟去散步 意思 10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道德底线的意思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道德底线的意思的知识,包括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道德底线,廉耻纲常什么意思
  2. 道德底线是什么意思
  3. 道德底线是什么意思啊
  4. 什么是道德底线

一、道德底线,廉耻纲常什么意思

1、我们先来看底线和顾忌这两个概念。

2、底线是属于什么的呢?底线是属于内心的。就是我不作恶,决不作恶。我做事情再怎么样,哪怕做一些不好的事,也要有一条底线,不能突破。比方说,我偷东西,但我不 *** 。就算被人看见了,也不能 *** 灭口。或者说,我偷东西,但我不 *** 。就算女主人国色天香,也不能见色起心。再比方说,我偷东西,但我只偷富人的,不偷 *** 的,或者决不偷人家的活命钱,救命钱等等。这叫做“盗亦有道”。这个底线从哪里来?从自己来,只能来自每个人自己的道德观和道德感。所以底线是由道德来负责的,我们也称之为道德底线。

3、那么顾忌是什么呢?顾忌是外加的。就是说,不是我不想作恶,不是我不想干坏事,也不是我不会干坏事,也不是我不能干坏事,是我害怕。害怕什么呢?恐怕是老牛先生说的“社会规范”。这当然不错。但我还是要再问一句:什么规范呢?老牛先生没有说。不过看他的意思,似乎也是道德。他的原话是“伪君子至少还对某些社会规范怀有畏惧之心,廉耻之心尚存”。所谓“廉耻之心”,当然就是道德了。

4、于是我们就要问:道德真正能够使人有所顾忌吗?我的结论是不能。

5、我们知道,道德是和良心联系在一起的,而良心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东西,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什么叫道德?什么叫善?善不是说没有恶。一个人,为什么没有恶?怎么会没有恶?天生没有吗?这就讲不清、靠不住了。因为我们无法知道人的天 *** 究竟是善还是恶。所以我们只能把这个问题挂起来,而且要把下面这个道理讲清楚,那就是:善,不是没有恶。善是什么?是我本有恶,我也会作恶,我也想作恶,我还能够作恶,但是我不作恶,我发自内心地不愿意作恶,这才叫善。这是“真善”。我本来也想作恶,我也能作恶,我装一个不作恶的样子,我用一个不作恶的样子去作恶,或者等到能够作恶的时候再作,那叫“伪善”。“真善”就是明明可以却偏偏不做,我发自内心地不愿意。我一想到作恶,我的良心就受不了。或者一旦突破底线,自己就先不能通过,甚至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这个底线就来自道德。它是内在的,不需要别人监督的。

6、道德的底线也是别人监督不了的。因为底线来自良心,良心属于每个人自己。一个人如果不讲良心,别人是拿他没办法的。孔子的 *** 宰予问孔子,三年之丧有什么道理呢?一年也就够了。孔子说,父母去世不到三年,你便吃那白米饭,穿那花缎衣,心里面觉得安不安呢?宰予说,安呀!孔子也只好气呼呼地说,你良心上过得去,你就做嘛!一个君子,之所以守孝三年,是因为在这三年中,他吃好饭不觉得香,听音乐不觉得美,住在舒服的房子里心里不安。你既然心安理得,那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可见,良心不需要监督,也监督不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良心不是顾忌。

7、良心为什么不是顾忌呢?因为之一,良心不是“不敢”,也不是“不能”,而是“不肯”。第二,良心发自内心,不靠别人管着。实际上所有的道德,真正的善,都是不要别人管,也是别人管不了的。由此可见,道德一旦成为顾忌,那就一定是伪善。这个道理,老牛先生其实是清楚的,因此他把因“道德顾忌”而不敢胡来或者有所忌惮的人称之为“伪君子”。不过他认为,有所顾忌总比无所顾忌好,所以“伪君子”也比“真小人”好。

8、有所顾忌总比无所顾忌好,这话对不对?也对也不对。何以言之故?因为要看是什么顾忌。如果是“道德顾忌”,就未必。为什么呢?因为“顾忌”二字与道德精神相悖,道德也不可能真正让人有所顾忌。为了说清楚这一点,我们不妨问一下:出于道德上的顾忌而不敢作恶,究竟怕什么?无非是怕人家说,即所谓“道德谴责”。我们知道,道德不是法律,没有刑律之类的“硬控制”或“硬惩罚”手段。它是一种“软控制”,其常规手段也就是“口诛笔伐”。那么请问,如果没人说呢?或者说不了呢?或者不在乎呢?一个人,在他还觉得“人言可畏”的时候,道德的谴责是会有约束作用,让他有所顾忌的。但是,一旦他成了某种人物,谁也说他不得时,那就恐怖了。天知道他会干出什么事情来!所谓“王莽谦恭未篡时”,就是这个意思。未篡位时,是谦恭的。篡到了呢?那就对不起!其实,即便成不了王莽,也总有别人看不见、说不了的时候,比方说“背地里”或者“私下里”。所以,一介草民,自不妨“当面是人,背后是 *** ”;大恶大奸,更可以“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总之是平时夹起尾巴做人,一有条件就原形毕露。请问,这种顾忌,靠得住吗?

9、当然,要说道德的谴责一点作用都没有,也不是事实。作用还是有的。比方说,说的人多了,会有 *** 压力;说的时间长了,会有心理压力;对于其他的人,会有教育意义;对于整个社会,则能够营造道德环境和道德氛围。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谴责,但不能天真地认为,那一定能使恶人顾忌。

10、或许有人会说,我们说的“道德顾忌”,不是怕别人说,而是怕自己说。很好,我们要的就是这个。但对不起,这是“良心”,不是“顾忌”;是“真善”,不是“伪善”;是“真君子”,不是“伪君子”。前面已经说过了,道德原本应该发自内心,不能是外在的监督。因此,一旦成为顾忌,就有作伪嫌疑;而一旦作伪,就突破了道德底线。道德的底线一旦突破,老牛先生(还有其他女士和先生们)期望的东西,恐怕就没有希望了。

11、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说真话,不说假话;做真人,不做假人”这个原则,是道德的底线吗?是。道德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人的幸福。幸福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主观的。因此,一种道德如果违背了人的本 *** ,或者逼得人们去作伪,那就一定是“伪道德”。同样,一个人如果违背自己的天 *** 和本真去做人,去说话,那就一定是“伪善”。当然,有时候我们也得说点假话,或者不说真话。比方说,为了保护别人,我们可能要说假话;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可能不说真话。但必须指出,“保护别人”和“保护自己”不能混为一谈,“说点假话”和“不说真话”也是两个概念。为了保护别人,可以说点假话(比如一个 *** 追杀一个弱者,问你见他跑到哪里去了,你就应该朝相反的方向指)。为了保护自己,你也可以不说真话,但决不能说假话。或许有人要问,既不能说假话,又不能说真话,那我说什么话?很简单,不说话。如果不能不说,那就说不会伤害自己的真话。根据道德原则,一个人所说必须真实,但他没有义务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真实都说出来。

12、那么,一点假话都不能说吗?除非为了保护别人和帮助别人,一点都不能说。而且,即便是为了保护或者帮助别人,也不是什么假话都可以说。为什么呢?因为说假话就是作伪,而作伪本身就是不道德。而且,今天你敢说一句假话,明天就敢说十句,后天就可能是弥天大谎。今天你可能只是有所顾忌,明天就可能是习惯 *** 作伪,后天就可能是窃国大盗。

13、这样看来,“真小人”就比“伪君子”更可爱,也更可靠,因为至少他不装,不假,不作伪。我们知道,“真小人”和“伪君子”在本质上都是恶。“真小人”是小人,“伪君子”就不是?也是。那么,区别在哪里呢?也就一个字:装。“伪君子”装(伪装),“真小人”不装(真实)。从这个意义上讲,“真小人”反倒更接近于善。

14、这个观点,老牛先生(还有其他女士和先生们)可能会不同意。他们会说,不对。“伪君子”和“真小人”的区别,在于一个廉耻之心尚存,行事尚有顾忌,另一个则肆无忌惮无法无天,想怎么胡来就怎么胡来,所以后者更可怕。这话其实似是而非。首先,“廉耻之心尚存”就不是“伪君子”,至少也是“半君子”,或“半君子,半小人”。其次,“行事尚有顾忌”固然好,就怕他一旦没了顾忌便变本加厉,因为他的“善”原本就是装出来的。他付出了“装”的代价,自然要设法“赚”回来。不但要“扳本”,还得有“红利”。第三,肆无忌惮无法无天固然可怕,但在“真小人”,却是明着来,我们至少有所警惕,可以防范。“伪君子”就相反。什么是“伪君子”?就是“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廉耻之心早已荡然无存,却装出一副还有的样子。这就更加厚颜 *** ,也更麻烦。因为你既不知道他是真是假,又不知道他是善是恶。请问,你是防他呢还是不防?再说了,谁都知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如果满 *** 是伪君子,那你可是防不胜防。请问,谁更可怕?

15、所以,不要以为伪君子们“行事尚有顾忌”,我们就可以放心,我们这个社会就安全。也不安全呐!

16、或许有人会问,那我们难道就不要顾忌了吗?要。但不是靠道德,或主要不靠道德。靠什么?法律。为什么是法律而不是道德呢?因为道德是“软控制”,法律是“硬控制”。前面讲过,什么是“顾忌”?就是我想作恶,我能作恶,我会作恶,但我不敢。为什么不敢?因为有人管着,而且一定要管,一定会管,一定管得了。显然,这里说的这个“人”,不能是个人、私人。个人和私人没有这个权力,也没有这个义务,还没有这个能力。一个人作了恶,我们可能谴责,也可能不谴责。可能因为正义感而义愤填膺,路见不平一声吼,也可能因为碍于情面或慑于权威而噤若寒蝉。就算管,被管的 *** 未必听。所以靠不住。

17、靠得住的只有法律。因为之一,法律 *** 的不是个人的意志,而是全民的意志,社会的意志,国家的意志,不会因为个人的亲疏好恶而左右摇摆宽严皆误。也就是说,法律是铁面无私的。第二,法律依靠的是国家力量,使用的是公共权力,力大无比。一个人,如果作了恶,哪怕你躲到天涯海角,也能把你捉拿归案,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就有威慑力。第三,法律有切实可行和实实在在的惩罚手段,不像道德只能进行谴责,这就比道德更能让人畏惧。第四,法律的本 *** 是执法如山,人人平等,不会出现“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情况。所以,只要是法治国家,是法制健全之时,那么,哪怕你是天王老子,如果胆敢作恶,自然会有人来管你,而且管得你不敢再犯!

18、当然,以上分析,都是理论上的,实际情况也并不都尽如人意。但我们现在也只能做理论分析,对不对?事实上,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案。法律并不万能,法治也是会有问题的,这个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说。因此,我们不能求“更好”,只能求“最不坏”,不能求“绝对可行”,只能求“相对可靠”。相对而言,如果要让人心存畏惧心生顾忌,法律要可靠得多。

19、看来,老牛先生“打包”提出来的问题,是要分析的。人,确实需要社会规范,但不能只有一种;人,也确实需要底线和顾忌,但不能都交给道德。社会规范应该有两种,一种是道德,一种是法律。它们也应该有所分工,那就是道德管底线,法律管顾忌。

二、道德底线是什么意思

1.道德底线是指个人或整个社会所认定的在处理人际、社会关系中不能逾越的界限。

2.道德底线的存在旨在保障社会秩序和个人尊严,它反映了社会规范、价值观和公正标准等多方面因素,是一个常态化的道德边界。

3.道德底线的内容不尽相同,不同的群体或文化会对其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4.在道德的基本准则下,道德底线必须遵守,否则将面临道德惩罚和社会制裁。

5.道德底线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社会进程中的一部分,它深深根植于社会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中。

6.从个人来看,我们需要思考自己的道德底线,并自觉遵守。

7.在价值快速变革的今天,我们应该时刻审视我们的行为是否跨越了道德底线,本着公正、合理和良知的准则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

8.在社会层面上,我们也应该不断弘扬道德传统,加强法律和法规的制定,打造一个更加和谐、安全、有序和公正的社会。

9.道德底线对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在人们共同遵守道德底线的基础上,社会文明才能逐步提升。

道德底线的意思?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第1张图片-

三、道德底线是什么意思啊

1.道德底线是指社会道德标准中的更低界限,是人们行为规范中不可逾越的底线。

2.您提出的问题涉及广泛,确实可以深入探讨。但根据您的描述,似乎您关心的是 *** *** 中 *** 儿童被明星化的现象。

3.确实,这种现象可能会引起争议。许多人可能不赞同将 *** 儿童塑造成明星。

4.然而,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在特定事件中,这些儿童由于其特殊经历而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5.媒体和 *** 往往会利用这些人物来传达特定的信息和情感,从而塑造他们成为公众人物。

6.如果这种做法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且考虑到个人的福祉,那么它可能对社会有积极的作用。

7.但如果这种明星化过程失去了控制,并对孩子们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那么这就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干预。

四、什么是道德底线

道德底线是指个人在道德观念中认为不能逾越的底线,是一个社会所接受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这个概念对于个人的行为准则和社会秩序的维护都至关重要。下面从多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话题。

首先,道德底线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石。它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没有道德底线的约束,人们的行为将失去准则,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其次,道德底线与个人的人格形成密切相关。人格是一个人的品质和特点的总和,而道德底线则是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准则。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中立足,除了要有一定的才华和能力外,还要有一定的道德素养,也就是遵守道德底线。因此,道德底线的存在对于个人的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再次,道德底线对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在人们共同遵守道德底线的基础上,社会文明才能逐步提升。这不仅体现在社会公德方面,也包括个人的私人生活。如果一个人不能遵守道德底线,那么不仅是他自己的问题,也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和整个社会。

针对道德底线的注意事项,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避免将个人利益凌驾于他人利益之上。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并尽量避免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侵犯他人的利益。

2.避免在言行中涉及到种族、 *** 别、 *** 等敏感话题。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不同背景和 *** ,并避免在言行 *** 现歧视或偏见。

3.避免在社交媒体等公共场合发布不负责任的言论或信息。我们应该对自己发布的信息进行审慎评估,并确保其真实、准确、合法和有益。

4.避免在商业活动中采取欺诈、虚假宣传等不道德行为。我们应该遵守商业道德规范,保证自己的商业活动合法、诚信、公正和透明。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公司在 *** 时对求职者进行 *** 别歧视,这就是违背了道德底线。而如果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故意让他人感到不舒服,例如有意忽略别人的存在或者做出让别人不满的事情,也是一种违背道德底线的行为。

总之,遵守道德底线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言论,确保它们不会侵犯他人的权益或者违背公共道德标准。同时,也应该在与他人相处中,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尊重他人的选择和 *** ,营造一个和谐、尊重和公正的社会环境。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道德底线的意思和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底线 道德 意思 法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