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嵇的读音和意思,嵇是什么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嵇怎么读音
1、嵇字最早见于秦朝小篆,后逐渐演变成楷书体简化版的“嵇”。“嵇”字基本含义为山名,如:嵇山。
2、“嵇”字引申含义是一个姓氏。嵇姓夏后氏的一支族系:嵇姓出自姒姓,姒姓源出姬姓。黄帝姬姓。黄帝之子昌意,昌意之子帝颛顼.高阳,高阳之子鲧,鲧之子禹,禹之子启,启之子中康,中康之子相,相之子少康,少康之庶子,庶子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相伐。允常卒,子句践立,是为越王。其后裔称会稽氏,遂以稽为姓。
二、嵇的读音
拼音:jī部首:禾结构:左右笔画:12繁体:嵇五笔:TDNM五行:木
释义:⒈:山名。参见“嵇山⒉:姓
组词:嵇山嵇侍中血嵇鹤嵇绍血嵇吕嵇阮滑嵇嵇散嵇绍不孤嵇向
汉语汉字,拼音:jī,可作为姓氏,也是中国山名。在江苏北部灌南地区,当地读音是:yí,二声(移)同音,在灌云地区也是读yí的,我们灌云龙苴镇这里有个嵇(yí)岭的村子。在沭阳地区读音和灌南与灌云相同,也是“yí”。
历史来源:「嵇」源出:1、由稽氏而来。
据《元和姓纂》所载,夏王少康封其子季杼于会稽,此后有稽氏。
至汉代初年,稽氏家族迁往谯郡的嵇山定居,遂改为"嵇"氏。
又《文章叙录》载,嵇康原姓奚氏,由会稽迁往谯郡链县,取稽字上半部为"嵇"氏。
嵇姓名人:嵇康: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官至三国时代魏国中散大夫,曾娶曹 *** 的曾孙女(曹 *** 之子,沛王系)为妻,
嵇绍:嵇康子。官至西晋侍中,曾于西晋八王之乱时,因舍身保卫晋惠帝而身亡。其父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
嵇永仁:被靖南王耿精忠的 *** 所杀。
嵇曾筠:康熙四十五年进士,雍正元年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值南书房,雍正五年管山东黄河堤工。雍正七年(1729年)授河南山东道总督。雍正十一年(1733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雍正十三年秋八月 *** 海塘事。
嵇璜:清朝 *** 人物,水利专家。嵇曾筠之子,父子皆长于治河。
嵇少丞:江苏省盐城市人,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流变学、 *** 物理、构造地质学和 *** 动力学等。
三、嵇怎么读 嵇怎么读音
1、近来很多人想知道嵇怎么读嵇怎么读音,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嵇怎么读嵇怎么读音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2、嵇,汉语汉字,读音为jī。指山名,嵇山,在安徽省宿县以西、亳县以东。
3、嵇也是姓氏用字,嵇姓,一说源于姒(sì)姓,出自夏朝君主少康之子季杼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4、另一说源于任姓,出自夏朝管辖的奚地,为黄帝之子禺阳的后裔,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5、滑嵇:同“滑稽”,意思是引人发笑。
6、嵇山:山名,以嵇康曾居此而得名。
7、羊体嵇心:指精于琴艺,深得琴师心法和技巧。
8、特别提醒:通过以上关于嵇怎么读嵇怎么读音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嵇怎么读嵇怎么读音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四、嵇怎么读
嵇意思:可作为姓氏,也是中国山名。
嵇出处:《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云:“时又有谯郡嵇康,文辞壮丽,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至景元中坐事诛。”
1、嵇康坦然不惧,在名作《与山居源绝交书》中,以率真之,直言无忌。
2、经过嵇康的阐发,我国古代音乐形神理论终臻完备。
3、薛慕华的师兄“康广陵”,是音乐家,名字与晋代大诗人和大音乐家嵇康有关。
4、您试想比淮南仙去应难,您试想效嵇康养生未妥,您试想似琅玡情死如何?
5、英雄和伟人是不同的。用在历史人物上试试看,很灵的。嵇康是英雄,孔子是伟人。
6、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身与心、言与行、情与理的全面的生态是嵇康美学的更高追求。
五、嵇是什么意思
嵇的意思:嵇可作为姓氏,也是中国山名。它是一个多音字。三个读音,在江苏北部灌南地区,当地读音是:yí,二声(移)同音,在灌云、淮安涟水等地区也是读yí的,灌云县龙苴镇有个嵇(yí)岭的村子,在山东潍坊高密地区是读“xī”。在沭阳地区读音和灌南与灌云相同,也是“yí”。
嵇康(224年-263年,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治书侍御史嵇昭之子。
嵇绍(253年-304年),字延祖,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西晋时期名臣、文学家,曹魏中散大夫嵇康之子。
嵇中散这是颜延之《五君咏》中的第二首,歌咏的对象是魏晋间的名士嵇康。
六、“嵇”的读音是什么
一、嵇只有一个读音,拼音是jī。
1、山名。嵇山 [Ji Mountain]。在安徽省宿县以西、亳县以东。
三、嵇字的结构是左右结构,偏旁部首是山,总笔画是12画。
四、组词有嵇阮、滑嵇、嵇刘、嵇散、嵇琴、嵇向、嵇鹤、嵇吕、嵇山等。
五、嵇字的笔顺是撇,横,竖,撇,点,横,撇,竖弯钩,点,竖,竖折/竖弯,竖。
嵇康。因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省称“嵇散”。
山名。在安徽省宿县西南。相传三国魏嵇康居此。
三国魏嵇康与阮籍的并称。两人诗文齐名,皆以嗜酒、孤高不阿著称。
三国魏嵇康和晋刘伶的并称。两人均嗜酒,故以喻指酒友。
七、嵇怎么读什么意思
1、汉语汉字,拼音:jī,可作为姓氏,也是中国山名。
2、在江苏北部灌南地区,当地读音是:yí,二声(移)同音,在灌云、淮安涟水等地区也是读yí的,灌云县龙苴镇有个嵇(yí)岭的村子,在山东潍坊高密地区是读“xī”。在沭阳地区读音和灌南与灌云相同,也是“yí”。江苏盐城射阳、建湖、阜宁这些地方也读yi(移)同音。
3、庄万寿先生则认为嵇康的卒年应为景元四年。即景元三年冬钟会虽任镇西将军,但仍有可能兼领司隶校尉,而伐蜀真正开始在景元四年,故嵇康被害的事件下限完全可能在景元四年。
4、根据《与山巨源绝交书》的线索,山涛于景元二年除吏部郎,《绝交书》言“前年自河东还,闻……”,则绝交书当作于景元三年。
5、《绝交书》言嵇绍“年八岁”,《晋书》载嵇绍“十岁而孤”,若持景元四年论,自作《绝交书》至嵇康被害间有一年以上,完全可以满足这个时间差,若持景元三年则嵇绍的年龄误差较大。
6、故《通鉴》将其事系于景元三年,审矣。但《晋书》记嵇康事迹以及徐先生考嵇 *** 卒年,皆未利用《三国志》的材料,故有所失。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