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规谏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规欠的意思,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规谏是什么意思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举笔不忘规谏的意思
1、"举笔不忘规谏"这个成语是指写文章或者做事时,时刻铭记不忘规矩和忠告,严格要求自己,不随意违背纪律和人情。
2、“举笔不忘规谏”强调了在做事情时,要遵守规范和尽职尽责,不能因为个人的私利或者情感而违反规矩或者放任自己。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有良好精神风范、有着自我约束、自我纠正的能力,同时也引申为一个团队、机构或者国家要始终坚守准则和原则,严格遵守纪律,确保工作的顺利运作。
3、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历史上,最早见于《汉书》中的张释之传,原文是“视不备骑临,叶老举笔而有警谏之辞,天子因召而用之。所著文章尤精。常举笔不忘规谏,后以终于尚书。”它讲述了张释之在汉武帝面前,面对当时其他官员的谄媚投降,他通过严格的规矩和忠告,勇敢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最终得到天子赏识和聘用。
4、这个故事反映了一个忠诚、有责任感、讲规矩的道德高尚的官员形象。后人将“举笔不忘规谏”凝练、升华为成语,用以形容在工作和生活中对公正、公平、公正、自律等核心价值观的自我要求。
5、在个人成长和工作过程中,举手投足、言行举止都需要遵循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和个人、单位的尊严、形象和信誉,从而使企业和组织,个人在社会上获得更大的认可和支持。"举笔不忘规谏"不仅是保持一个人的良好品质和职业道德的标志,也是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的导向。
6、"举笔不忘规谏"这个成语也告诉人们,遵守规章 *** 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只有严格遵循规矩才能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正义社会。在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中,也需要遵从行业规范和工作要求,遵循职业道德和伦理准则,才能有所成就。
二、规谏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_规谏是什么意思
1、通过规谏的近反义词,能够帮助大家了解规谏的含义及用法,下面整理出规谏的近义词和规谏的反义词,以及规谏的意思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规谏的拼音是:【guī ji&agr *** e;n】
3、以正义之道劝人改正言行的不当之处。
4、惊涛骇浪-波涛汹涌坚固-牢固晶莹-剔透危险-损害
5、弥漫-弥散奇怪-稀罕慈祥-和蔼照例-循例喧闹-喧哗
6、逐渐-立刻感动-冷漠仍然-未曾愿意-反对瞬间-永远
7、惊慌-镇静想念-忘怀快乐-痛苦清醒-恍惚周围-中间
8、规谏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意思解释,请点击访问:字词大全栏目。
三、【规谏】的意思是什么【规谏】是什么意思
【规谏】的意思是什么?【规谏】是什么意思?
【规谏】的意思是:规谏guī jiàn谓以正言劝诫谏诤。●《墨子•非命中》:「故上有以规谏其君长,下有以教顺其百姓。」●《新五代史•杂传·高行珪》:「行珪 *** 贪鄙,所为多不法,副使范延策为人刚直,数规谏之。」●《红楼梦》第九九回:「惟是幕友们耳目最长,见得如此,得便用言规谏,无奈贾政不信。」●洪深《歌女红牡丹》:「红牡丹偶尔规谏,反遭毒手。」★「规谏」在《汉语大词典》第14297页第10卷 330★「规谏」在《现代汉语词典》第4 *** 页★「规谏」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规谏
【规谏】的意思是:规谏guī jiàn谓以正言劝诫谏诤。●《墨子•非命中》:「故上有以规谏其君长,下有以教顺其百姓。」●《新五代史•杂传·高行珪》:「行珪 *** 贪鄙,所为多不法,副使范延策为人刚直,数规谏之。」●《红楼梦》第九九回:「惟是幕友们耳目最长,见得如此,得便用言规谏,无奈贾政不信。」●洪深《歌女红牡丹》:「红牡丹偶尔规谏,反遭毒手。」★「规谏」在《汉语大词典》第14297页第10卷 330★「规谏」在《现代汉语词典》第4 *** 页★「规谏」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规谏
guī jiàn谓以正言劝诫谏诤。●《墨子•非命中》:「故上有以规谏其君长,下有以教顺其百姓。」●《新五代史•杂传·高行珪》:「行珪 *** 贪鄙,所为多不法,副使范延策为人刚直,数规谏之。」●《红楼梦》第九九回:「惟是幕友们耳目最长,见得如此,得便用言规谏,无奈贾政不信。」●洪深《歌女红牡丹》:「红牡丹偶尔规谏,反遭毒手。」
四、规谏的意思规谏的意思是什么
规谏的词语解释是:规谏guījiàn。(1)以正义之道劝人改正言行的不当之处。
规谏的词语解释是:规谏guījiàn。(1)以正义之道劝人改正言行的不当之处。拼音是:guī jiàn。结构是:规(左右结构)谏(左右结构)。注音是:ㄍㄨㄟㄐ一ㄢ_。
规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谓以正言劝诫谏诤。引《墨子·非命中》:“故上有以规_其君长,下有以教顺其百姓。”《新五代史·杂传·高行_》:“行_ *** 贪鄙,所为多不法,副使范延策为人刚直,数规_之。”《红楼梦》第九九回:“惟是幕友们耳目最长,见得如此,得便用言规_,无奈贾政不信。”洪深《歌女红牡丹》:“红牡丹偶尔规谏,反遭毒手。”
以善言相劝诫。《墨子.尚同上》:「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红楼梦》第三回:「只因宝玉 *** 乖僻,每每规谏,宝玉不听,心中著实忧郁。」也作「规劝」。
规谏规谏,是汉语词汇,拼音:guījiàn解释为以正义之道劝人改正言行不当之处。出自《墨子·尚同上》,
规谏从樊姬规谏扬雄赋不听规谏忠是害
规规矩矩公规密谏拒谏饰非从谏如流谏争如流正言直谏直言切谏叩马而谏
犯颜极谏犯颜敢谏直言切谏主文谲谏三谏之义谏 *** 谤屠谏争如流叩马而谏正言直谏公规密谏
1、在实践中,李京总结出思想教育“疏导三法”:即理论、规谏和慰藉疏导。
2、最能保人心神之健康的预防 *** 就是朋友的忠言和规谏。
3、我们曾试着在对待孩子上规谏他。
4、最能保人心神之健康的预防 *** 就是朋友的忠言规谏。弗兰西斯·培根。
5、古代,忠臣往往因为直言规谏君王而遭受处罚。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规谏的详细信息
五、谏是什么意是。规谏是什么意思!!
1、(形声。从言,柬声。本义:直言规劝)
2、谏者,正也。——《楚辞·七谏序》
3、谏,犹正也。以道正人行。——周礼·司谏》注
4、掌谏五恶。——《周礼·保氏》。注:“以礼义正之。”
5、三谏不从。——《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
6、宫之奇之为 *** ,懦而不能强谏。——《左传·僖公二年》
7、保氏常谏王恶。——《周礼·地官》
8、大臣强谏。——《战国策·赵策》
9、扶苏以数谏。——《史记·陈涉世家》
10、忠谏之路。——诸葛亮《出师表》
11、不为拒谏。——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2、又如:谏阻纳质(指周瑜直言规劝阻止孙权以其子给曹 *** 为 *** );谏鼓(朝廷设置供人 *** 谏时击用的鼓。又名“朝鼓”)
13、匡正;挽回 [rectify;correct;retri *** ;redeem]
14、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陶潜《归去来兮辞》
15、通“间”。离间 [sow seeds of discord]
16、郭开受谏,李牧就诛。——唐·皮日休《忧赋》
17、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栖。——杜甫《晚出左掖》
18、又如:谏垣(谏官的衙署;指朝中大臣及幕僚百官);谏草(谏官的奏稿);谏院(谏官的衙署);谏议大夫(古官名。简称“谏议”。掌管谏诤及议论)
19、设谏以纲独为,举错以观奸动。——《韩非子·八经》
20、[expostulate]以正义之道劝人改正言行的不当之处
21、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
六、忠言规谏是什么意思
1、意思是:指以忠诚诚信的言论规劝。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一般用作成语时可以用:直言正谏来表示。
2、[成语解释]指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3、[典故出处]《北史·魏纪四·肃宗孝明帝》:其有直言正谏之士,敢决徇义之夫,二十五日,悉集华林东门,人别引见,共论得失。
4、[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5、[成语解释]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6、[典故出处]近现代·朱自清《论老实话》:直说遭怨,直言遭忌,就为刺了别人的心——小之被人骂为‘臭嘴’,大之可以杀身。所以不折不扣的‘直言极谏’之臣,到底是寥寥可数的。
7、[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七、规谏劝劝是什么意思
1、规谏劝劝是一种敦诱、规劝的方式,它指的是通过语言的力量,向某人提出建议或警告,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规谏劝劝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它可以让人更加理智地思考问题,并避免一些错误或者 *** 的决策。
2、规谏劝劝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它能够提高人们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在一些重要的决策中,人们可能疏忽或者忽视一些细节,这时候规谏劝劝就派上用场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3、要做好规谏劝劝,我们需要保持真诚,不要批评、指责他人,而应该提出客观、具体、建设 *** 的意见,鼓励对方多多思考、多多探索,在对他人发出规谏劝劝之前,我们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理解他们的处境和心理,这样才能让规谏劝劝产生真正的效果。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