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递延收益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什么情况下计入递延收益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递延收益”的科目是什么意思
1、递延收益属于负债类别的会计科目。
2、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
3、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 *** 》中,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中。
4、“递延收益”和“预收账款”二者都属于负债 *** 质的科目,但是“递延收益”是属于内部负债 *** 质的科目,应按照其内容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5、而“预收账款”是属于外部负债 *** 质的科目,因此应按照债权人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分类核算。这些内容也可以从早期的国际会计准则中得到反映。
6、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 *** 补助准则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 *** 补助金额。企业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 *** 补助,在“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7、二、本科目应当按照 *** 补助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8、(一)企业与资产相关的 *** 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xx资产”或其他资产类科目,贷记本科目。
9、在相关的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分配递延收益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收益”科目,处置该资产时,将该资产对应的递延收益科目余额转入资产处置收益(营业外收入)科目。
10、(二)与收益相关的 *** 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11、在以后期间确认相关费用时,按应予以补偿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用于补偿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管理费用”等科目。
12、(三)返还 *** 补助时,按应返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
13、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 *** 补助金额。
14、五、递延收益是负债类科目,科目编号2401。
15、六、2017年会计准则增加“其他收益”科目,在 *** 补助相关会计处理中余递延收益运用广泛。
1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递延收益
二、递延收益什么意思
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 *** 》中,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中。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 *** 》中,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
三、会计中递延是什么意思
递延资产,是指本身没有交换价值,不可 *** ,一经发生就已消耗,但能为企业创造未来收益,并能从未来收益的会计期间抵补的各项支出。
递延资产又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内较长时期摊销的除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费用支出,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待摊费用等。
递延资产这个概念跟待摊费用其实相当接近,区别在于期限问题。待摊费用是指不超过一年但大于一个月这期间分摊的费用。超过一年分摊的费用就是递延资产。摊销就是本期发生,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产品成本共同负担的费用。摊销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如果超过一年,应作为递延资产核算。
1、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待摊费用、 *** 门转来在建设期内发生的不计
2、入交付使用财产价值的生产职工培训费、样品样机购置“大修理”等。
3、递延资产实质上是一种费用,但由于这些费用的效益要期待于未来,并且这些费用支出的数额较大,是一种资本 *** 支出,其受益期在一年以上,若把它们与支出年度的收入相配比,就不能正确计算当期经营成果,所以应把它们作为递延处理,在受益期内分期摊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递延资产
四、会计中的递减科目是什么意思,求解释
1、请问你说的是递延科目还是抵减科目?
2、递延科目涉及的是递延收益;抵减科目也叫备抵科目,如坏账准备、减值准备、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等常见科目!
3、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它是负债类科目
4、例如:国家给予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补贴100万,该项技术投资期限(企业年初投产,为了方便计算)是两年,根据权责发生制,企业每年应该确认50万。当企业之一年收到100万时,分录:借:银行存款 100
5、但是在当年企业可以确认50万的营业外收入50万
6、期末递延收益科目贷方余额50万,意味着是国家放在企业这里的钱,只是企业代保管,第二年才能属于企业的。所以作为一项负债进行反应。
7、下面说备抵科目(抵减科目)用固定资产举例
8、例如:企业2011年12月31日(当月购入下月提折旧,这里与无形资产有个区别,无形资产是当月购入当月提摊销)购入1000万的固定资产一项,(残值为零,直线法折旧10年)企业会做会计分录为
9、借:固定资产 1000不考虑 *** 等的影响
10、意味着2012年整个年度我们应该提的折旧是1000/10=100万(不考虑减值),分录如下
11、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等) 100
12、期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值1000万—累计折旧100万=900万
13、期末在报表上反映的是900万的账面价值,就是累计折旧100万抵减原值1000万之后的结果。
14、这里企业会计是为了核算的清晰,不会把这部分折旧直接从原值里面减去直接以900万反映的,因为那样可能造成固定资产的核算模糊,无法加以验证企业折旧的准确 *** 等缺点。
15、就是会计烦的时候会有烦的好处!谢谢
五、递延所得税收益是什么意思
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 *** 中,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中。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 *** 中,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1、通俗的讲,就是会计上认定的缴税金额与 *** 局认定的金额不一致,而其中暂时 *** 的(以后 *** 局就认可了)就是递延所得税。
2、递延所得税是当合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上的利润总额出现时间 *** 差异时,为调整核算差异,可以账面利润总额计提所得税,作为利润总额列支,并按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作为应交所得税记账,两者之间的差异即为递延所得税。
3、按这种核算方式,合营企业需设置“递延所得税”科目来进行核算,在时间差额完全自行消失以后,本科目的余额也将为零。
拓展资料:递延所得税收益和递延所得税费用并不是会计科目,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时是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此时是减少所得税费用,就是形成递延所得税收益。递延所得税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额。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 *** 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之一条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凡依法由 *** 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第三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 *** 规定的,依照 *** 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递延收益是什么意思和什么情况下计入递延收益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