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春行的意思 《钱塘湖春行》全诗

牵着乌龟去散步 意思 5

大家好,关于钱塘江春行的意思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钱塘湖春行》全诗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钱塘江春行》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2. 钱塘江春行的诗的意思
  3. 钱塘江春行意思

一、《钱塘江春行》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1、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2、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3、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4、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5、《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6、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9、更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 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二、钱塘江春行的诗的意思

1、由孤山寺北面至贾亭西面,春水刚和堤平,白云低垂,与湖面相连。一群早出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向向阳的树林,谁家新飞过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繁茂的花朵渐渐地开得眼花缭乱,浅绿的草叶只是遮住马蹄。喜欢的湖东美景怎么都不讨厌,杨柳成行,绿荫掩映在白沙堤上。

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更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景中寄情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它既写出浓郁的春意,又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人的强烈感受。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 *** 细腻新鲜的感受。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

三、钱塘江春行意思

1、孤山寺②北贾亭③西,水面初平④云脚低⑤。

2、几处早莺争暖树⑥,谁家新燕啄春泥。

3、乱花⑦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⑧马蹄。

4、更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⑨。

5、3.贾亭唐代杭州刺史贾全所建的贾公亭,今已不存。

6、4.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7、5.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

8、9.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

9、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和,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和等国有广泛影响,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白居易祖籍山西,其曾祖父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迁居河南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降生了。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香山,号“”。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钱塘江春行的意思 《钱塘湖春行》全诗-第1张图片-

10、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等极为有名。

11、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12、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13、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14、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15、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之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16、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游程中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 *** 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17、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这联和上联是此诗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白诗描写 *** 特别是描写西湖 *** 的点睛之笔。这更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18、尾联写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 *** 连忘返。

19、从孤山北面到现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诗人一路走来一路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湖面春水新生、树上春莺争鸣、空中春燕衔泥、堤岸春花渐开、春草刚绿,诗人敏锐细腻的笔触,让人们从中体会到西湖正在舒展地着上春装。诗人赞美西湖的 *** ,并且指出他更爱在白沙堤上行走。白堤的两边是水,堤两旁种满了柳树、桃树。春天走在白堤上,澹澹的湖水就在你的脚边,你仿佛走在水面上;初春的柳枝如烟如雾,如丝如缕,飘拂在你的脸上,使你心中涌生无限温柔无限爱,你像在梦境、在仙境。当春天走在白堤上时,你就更能体味到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感觉和心情了。

20、全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扣紧“春行”二字来描写景物的。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至白沙堤止。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

21、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了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 *** 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更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22、从孤山北面到现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诗人一路走来一路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湖面春水新生、树上春莺争鸣、空中春燕衔泥、堤岸春花渐开、春草刚绿,诗人敏锐细腻的笔触,让人们从中体会到西湖正在舒展地着上春装。诗人赞美西湖的 *** ,并且指出他更爱在白沙堤上行走。白堤的两边是水,堤两旁种满了柳树、桃树。春天走在白堤上,澹澹的湖水就在你的脚边,你仿佛走在水面上;初春的柳枝如烟如雾,如丝如缕,飘拂在你的脸上,使你心中涌生无限温柔无限爱,你像在梦境、在仙境。当春天走在白堤上时,你就更能体味到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感觉和心情了。

关于钱塘江春行的意思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钱塘江 钱塘湖春行 全诗 意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