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摭字怎么读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醮怎么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摭华的读音摭华的读音是什么
1、摭华的拼音是:zhíhuā。结构是:摭(左右结构)华(上下结构)。注音是:ㄓ_ㄏㄨㄚ。
2、摭华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3、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4、⒈采摘其文章辞藻。引明宋濂《题金德原和王子充诗后》:“而其念乡学之美,思官政之治,实有得古人风劝之义。视彼摭华摘_,取合於一时者,不翅天渊之悬隔矣。”
5、摭华摭华,是汉语词汇,意思是采摘其文章辞藻。
6、华亭鹤唳铁树开华才华超众虚度年华物华天宝春华秋实开华结果枯树生华华而不实雍容华贵
7、纷华靡丽华而不实铁树开华雍容华贵枯树生华富贵荣华物华天宝虚度年华掎摭利病才华超众
8、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摭华的详细信息
二、花随人圣庵摭忆怎么读
1、花随人圣庵摭忆读huā,suí,rén,shèng,ān,zhí,yì。
2、花随人圣庵摭忆为 *** 时期出版的一部笔记资料,原稿最初连载于《 *** 时事周报》,续刊于《学海》,起迄于1934年至1937年8月。积时既久,汇成巨帙。该书出于福建侯官(今福州)黄濬之手,素被学界所重视。
3、有关《摭忆》成书经过,黄氏友人瞿兑之在该书序中曾说明原委,略谓,黄氏生前,将编定之“二巨帙”邮瞿;瞿“乃稍纠其笔误数处,并志所疑于眉端”。此稿随为天津孔某借阅。黄伏法后,孔某关河转徙,但仍守信将原稿退瞿,还付黄家。黄家乃于北平付印,并乞瞿氏作序。
4、序中未明言该书付印包含多少条目,亦未言印刷情形。该书之序写于昭阳协洽之年(即癸未,1943年)。是为初版。初版仅印百部,未广流传,且非全编。上世纪六十年代, *** 龙门书店高伯雨据1943年初版影印。该二种版本相同,仅收至1936年12月为止,全目347条。
5、黄氏友人林熙称,在黄被诛后,“很怀念这部笔记,深恐年深日久渐被消灭,而不知北平已有单行本也,因耗重资请人入某大学图书馆检出《 *** 时事周报》,以一年之力钞为八大册。未经印入单行本那部分文字,曾于1966年刊于《大华半月刊》,今又印单行本,名曰《补篇》云”。
6、自《摭忆》一书行世以来,除非常岁月,学界之评价,实无大异。率皆持人书分论主张,即不以人废言。
7、刊印初版之黄澄怀、瞿兑之,以及居港之林熙,或为黄氏兄弟,或为生前旧雨,尚有某种亲情故谊在(即此辈亦是《摭忆》成书之功臣),而与黄濬毫无关系者,若郑逸梅、邓云乡诸先生,亦高度评价该书之文史价值,促成重新刊印。
8、上世纪六十年代,旅美房兆楹教授(美国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之主要撰稿人),对 *** 龙门书店老板周康燮“竭力推荐”此书,谓“它的史料价值很高,而且在近五十年来用文言写的笔记中,堪称首屈一指,实在值得予以翻印,供给学术工作者参考”。因而周氏决定影印发行。
三、摭怎么读音
2、摭,形声汉字。从手,庶声,现代汉语普通话音zhí,意指挑剔;指摘,如:摭罗,摭拾等。
3、《康熙字典》:《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之石切。拓字重文。《说文》拓或从庶。《扬子·方言》取也,宋之闲曰摭。《礼·礼器》有顺而摭也。《疏》犹拾取也。《仪礼·有司彻》乃摭于鱼腊俎。《注》今文摭为揲。《前汉·司马迁传赞》至於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
四、摭诎的读音摭诎的读音是什么
1、摭诎的拼音是:zhíqū。注音是:ㄓ_ㄑㄨ。结构是:摭(左右结构)诎(左右结构)。
2、摭诎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3、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4、⒈犹言断章取义,加以歪曲。引《新唐书·儒学传下·啖助传赞》:“啖助在唐,名治《春秋》,摭_三家,不本所承。”
5、摭诎摭诎(摭诎)犹言断章取义,加以歪曲。《新唐书·儒学传下·啖助传赞》:“啖助在唐,名治《春秋》,摭诎三家,不本所承。”
6、大直若诎不齿于人不期而然不名一钱诎要桡_诎寸信尺时诎举赢伯道无儿聱牙诎曲
7、大直若诎诎寸信尺聱牙诎曲计穷力诎诘诎聱牙不名一钱诎膝请和时诎举赢摭华损实不期而然
8、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摭诎的详细信息
五、"摭"怎么读,意思是
五笔86:RYAO五笔98:ROAO仓颉:QITF
笔顺编号:12141312214444四角号码:50037 Unicode:CJK统一汉字 U+ *** 6D
1.(形声。从手,庶声。字又作“拓”,从手,石声。本义:有选择的拾取)
拓,拾也。陈、宋语。——《说文》
有顺而摭也。——《礼记·礼器》
乃摭于鱼腊俎。——《仪礼·有司彻》
犹拾遗于涂,摭弃于野。——《论衡·逢遇》
摭紫贝,搏耆龟。——张衡《西京赋》
3.选取,摘取 [select;choose;pluck;pick]
摭我华而不食我实。——《法言·问明》
往往摭《离 *** 》文而反之。——《汉书·扬雄传》
4.又如:摭华(采摘其文章辞藻);摭裂(采摘细碎);摭实(摘取事实;据实)
5.挑剔;指摘 [cens *** e]。如:摭赖(挑剔诬赖);摭罗(挑剔、罗织)
摭其阴事以奏之,太祖遂疑之。——《旧五代史》
六、摭怎么读
1、我想这轻躁狂生,摭拾浮言,不过是沽名钓誉,否则必为人指使。
2、其实也是摭拾清人余唾,别无新见。
3、敬贤既殁,林德曜居士嘱为挽章,乃摭拾轶事所及知者,粗述梗概焉。
4、有王浮者,据传是西晋道士,乃摭拾汉以来旧闻,作《老子化胡经》,云释迦乃老子化身;老子因西土民俗强梁不驯,故出关行道以教化之。
5、国中二三新进小臣,逆料公主必危,寄华势焰将败,摭拾前过,纠弹一本,说他御敌无策、冒滥居功、欺君误国多事件。
6、于用人行政之得失、国计民生之利疾,皆当剀切直陈,但不得摭拾浮词,淆乱视听,致启结 *** 倾轧之渐。
7、其中亦截有毛文龙种种罪恶,彼皆不肯征信,独信此至东江遗书一书,且又摭拾由来一贯之浮言,妄毛文龙有功之状,其为“贼贼相护”。
8、 *** 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
9、后两条则完全是摭拾张俊之唾余,含血喷人。
10、前此老师宿儒,终日咿唔案下,专摹唐、宋诸大家文调,每下笔,摭拾古文一二语,即自命为韩、柳,为苏、王,而于文字之有何关系,绝非所问,是谓之优孟学也可。
11、今科臣果摭拾其余,形之论列矣。
七、捃摭怎么读
1、捃摭是一个汉字词语,拼音jùn zhí,释义是采取,采集。指搜罗材料以打击别人。汉·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及如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之徒,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书。”《周书·儒林传·熊安生》:“乃讨论图纬,捃摭异闻,先儒所未悟者,皆发明之”。
2、唐·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歌谣非大雅,捃摭为小说。上可补熏茎,傍堪跐芽蘖。明·谈迁《国榷》卷十八:“山西按察使番禺陈谔,初按湖广,捃摭楚王细故,上素厌之。”章炳麟《五朝法律索隐》:“余为捃摭其文,附以说解,令吏士有所取法焉”。
3、宋·苏轼《与郑靖老书》之四:“某见张君俞,乃始知公中间亦为小人所捃摭。”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窦群》:“群等怨,遂捃摭吉甫阴事告之”。捃,与攈、攟同,在一些典籍中,“捃摭”常作“攟摭”。采取,采集。指搜罗材料以打击别人。摭字组词:摭华、摭华、摭实、摭拦等。
摭字怎么读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醮怎么读、摭字怎么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标签: 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