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藏氏怎么读,没藏讹庞正确读法

牵着乌龟去散步 怎么读 8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没藏氏怎么读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没藏氏怎么读以及没藏讹庞正确读法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李谅祚怎么读
  2. 历史上的李元昊是怎么死的
  3. 没藏黑云的没藏太后遭盗杀之谜

一、李谅祚怎么读

1、李谅祚怎么读: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李谅祚这个名字的正确读音。在汉语中,"谅"的读音是"liàng","祚"的读音是"zuò"。

2、李谅祚(1047年—1068年),又名宁令两岔, *** 项族。夏景宗元昊之子,母为没藏氏。中国西夏第二位皇帝,在位十二年。

3、李谅祚于周岁时即位,母没藏氏以太后称制。1056年,没藏讹庞为讨好李谅祚,将其女嫁给李谅祚为妻。1059年,12岁的李谅祚开始参与国事。1061年,李谅祚因与没藏讹庞儿媳 *** 一事,除掉没藏势力。因没藏家族 *** 时,朝政昏乱,于是经过了一番整顿。1068年,李谅祚病死,时年21岁。

4、奲都五年(1061年),没藏讹庞父子阴谋要 *** 李谅祚而夺取皇位。没藏讹庞的儿媳梁氏向李谅祚揭发了这阴谋。李谅祚在大将漫咩支持下捕杀了没藏讹庞父子而亲政,并娶梁氏为皇后,以皇后弟梁乙埋为相。

5、亲政伊始李谅祚就宣布不用蕃礼,改行汉礼;次年,向宋朝求取《九经》、《册府元龟》和朝贺仪制;两年以后,又恢复唐朝赐姓李氏。并请求服饰汉族衣冠。亲政次年,李谅祚增设蕃汉官职,新增的汉官有各部尚书、侍郎、南北宣徽使和中书学士,蕃官则增昂聂、昂里等职。

6、李谅祚在位时,下令废除行幕礼,改用汉仪;还增设各部尚书、侍郎等多种官职,以加强和完善 *** 行政体制;随后又调整州军,以加强对地方 *** ;还先后收降吐蕃首领瞎毡的儿子木征和青唐吐蕃部到,后期修好与辽、宋的关系,减少战役,正是他的这些措施,使得当时的国力渐渐上升。

二、历史上的李元昊是怎么死的

1、李元昊,西夏开国皇帝,面对大宋王朝一个国力如此强盛的对手,他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国,享受人民对他的朝拜。可是李元昊作为皇帝为什么要杀自己的母亲?而他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

2、李元昊(1003年6月7日-1048年1月19日), *** 项拓跋氏,原名拓跋元昊,后改称嵬名曩霄,小字嵬理, *** 项族,西夏开国皇帝。祖籍银州(今陕西榆林米脂县)。李元昊是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之后,远祖拓跋思恭,在唐朝时因功再次被赐李姓。李元昊继西平王之位后,弃李姓,自称嵬名氏。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7年)改回李姓。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修建宫殿,设立文武两班官员,创造西夏文,并颁布秃发令。先后派遣 *** 攻击并占领了瓜州、沙州(甘肃敦煌)、肃州(今甘肃酒泉、嘉峪关一带)三个战略要地。李元昊建国后,西夏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在此后的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中,西夏歼灭宋军西北精锐数万人。并在河曲之战中击败御驾亲征的辽兴宗,奠定了宋、辽、夏三分天下的格局。

3、青少年时期的李元昊,长了一副圆圆的面孔,炯炯的目光下,鹰勾鼻子耸起,刚毅中带着几分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态。中等身材,却显得魁梧雄壮,英气逼人。平素喜穿白色长袖衣,头戴黑色冠帽,身佩弓矢。常常带了百余骑兵出行,自乘骏马,前有两名旗手开道,后有侍卫步卒张青色伞盖相随,从骑杂沓,耀武扬威。元昊幼读兵书,对当时流行的《 *** 歌》、《太乙金鉴诀》一类兵书,更是手不释卷,专心研读,精于其蕴。他颇具文才,精通汉、藏语言文字。又懂佛学。尤倾心于治国安邦的法律著作,善于思索、谋划,对事物往往有独到的见解。这些都造就了李元昊成为文有韬略、武有谋勇的英才。[1]

4、在宋朝边将中,对李元昊的外貌、器度、见识有种种不同的传说。边帅曹玮驻守陕西沿边,早想一睹李元昊风采,派人四出打探他的行踪。听说李元昊常到沿边榷市行走,几次等候,以期会面,但总不能见到。后来派人暗中偷画了李元昊的图影,曹玮见其状貌不由惊叹:"真英雄也!"并且预见到他后日必为宋朝边患。

5、继位后,申明号令,以兵法约束部族,继续对吐蕃、回鹘用兵,占领了河西走廊。辖境“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倚贺兰山为固”。建国前后,仿宋制立官制,建年号,定兵制,升州郡,益边防。将全国划分为十二个监军司,委豪酋分别统领。在大臣野利仁荣辅佐下,实行一系列适应本族情况的 *** ,规定文武官职及庶民服饰,下“秃发令”,实行 *** 项族传统发式,废唐、宋赐姓,改用嵬名,自称“兀卒”(青天子)。 *** 礼乐 *** ,改九拜为三拜,“革乐之五音为一音”。在其主持下,创制了记录 *** 项语言的夏国文字,命野利仁荣演释成十二卷,并译《孝经》、《尔雅》、《四言杂字》等汉籍。宝元元年(1038)十月,正式称帝建国,国号大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天授礼法延祚二年,遣使向宋上表,请求承认合法帝位,遭拒,被宋削夺官爵,悬赏捉拿。继立后,开始对宋发动攻击,屡攻宋境,终元昊之世,宋夏大小战斗四十余次。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在对宋战争中连连获胜。三年(1040)延州之战,执宋将刘平、石元孙;四年,好水川之战,宋将任福败亡;五年,定川寨之战,宋将葛怀敏全军覆没。

6、李元昊,西夏王国的开辟者, *** 项族人,是北魏鲜卑族拓跋氏的后人。本不姓李,这个李姓是在唐朝时被赐予的。西夏王朝建立后他就舍弃唐姓,改回原姓。早在少年时期,李元昊的 *** 谋略就已崭露头角,长大 *** 之后更是难掩反宋之心,在 *** 李继迁留下的雄厚基础下,建立自己的王国。一代枭雄李元昊,他的丰功伟绩足以使他流芳百世,他在夹缝中建立了西夏王国。一个铮铮铁汉,却把自己母亲杀害,那么李元昊为什么弑母?最后他的死法却也让人始料不及。

7、李元昊戎马一生,在杀戮中生活成长,在 *** 算是一名英雄,但也也是一位出了名的暴君。因为杀戮伴随着李元昊的成长,因此他的 *** 格早已扭曲。成帝之后更是残暴,更爱猜疑。稍有不满轻则被罢黜官位,重则被杀,导致朝廷上下无人敢忤逆他。根据史料记载:公元1034年,李元昊的舅舅卫慕山喜在家族势力的支持下,想要暗中篡权,结果被李元昊发现,因此大怒,把舅舅一家仍进黄河溺死,又亲手毒死自己的母亲,包括一位出自母亲家族的已经 *** 的妃子也一同 *** 。他的做法毫无人情味可言。

8、宁令哥难以忍受 *** 之恨,加上野心家没藏讹庞挑唆,于是持戈进宫刺伤元昊。李元昊被削去了鼻子,受了惊吓,又急恼不过,鼻创发作,于夏天受礼法延祚十一年(1048年)正月初二死去。夏国的开国皇帝 *** 项族的一代英主,就这样中道而殂了。最终李宁令哥被杀,李元昊小儿子李谅祚即帝位。还是毛头小伙时, *** 李德明为了修好辽国,亲自北上,为李元昊求婚,带回了兴平公主。李元昊一直抗拒这段 *** 婚姻,对兴平公主冷淡疏离。公主抑郁成疾,芳龄早逝。辽国震怒之下,大举侵犯西夏,直逼都城兴庆府。李元昊自知理亏,因此并无怨言,咬牙打赢了这场艰苦的战争。和所有游牧民族一样, *** 项男子的骨子里充满了对女 *** 的依恋。李元昊立国后,他的皇后是野利氏,野利家族权倾一时。不久,有人向李元昊诬告说,皇后兄长要 *** 。李元昊勃然大怒,杀了大舅子全家等到 *** 大白时,李元昊追悔莫及。他骑着马,四处找寻野利家的 *** 者、大舅子的遗孀没藏氏。然而,对野利皇后来说,李元昊的这次“反省”才是悲剧的真正开始——没藏氏是那样的年轻貌美,他一见之下,便据为己有。没藏氏从此享有皇后都不曾有的待遇:行猎途中,李元昊带着她;生孩子时,李元昊亲自守护,为儿取名“谅祚”。但没藏氏的美貌,还是栓不住他。皇后所生的太子宁令哥大婚,李元昊前去主持婚礼。谁知李元昊一见到美艳的新娘没移氏,立即走不动了。一场婚礼,竟变成父夺子妻。朝野哗然大乱!但李元昊置 *** 于不顾,废掉野利皇后,立没移氏为新皇后。惊世骇俗的不伦之恋,成了李元昊最后的疯狂。太子宁令哥不堪其辱:舅舅被杀、母亲被废、妻子被夺。恰在此时,没藏氏之兄觊觎国舅宝座已久,挑唆太子 *** 。公元1048年一个夜晚,太子闯入李元昊禁宫,持刀割去 *** 的鼻子。翌日早上,李元昊因失血过多,结束了他的一生。随后,没藏氏之兄又以“弑君之罪”,杀了太子。是年冬天,西夏兴庆府城头,一个女子拾梯而上,怀抱着周岁的婴儿,他就是新君谅祚。太后没藏氏垂帘听政。李元昊时代,终于在他自己的 *** 之路中结束了。

三、没藏黑云的没藏太后遭盗杀之谜

1、嘉祐元年(1056)十月,西夏没藏皇太后带领随从前往贺兰山打猎,深夜归宫途中,突然遭到一股武装骑兵的袭击。没藏皇太后猝不及防,被乱刀 *** ,死时年龄未满30岁。《西夏书事》称其事件为“盗杀没藏氏”,并评论说,之前的史书上,记载被弑皇太后共9位,惟独把没藏氏遭刺记录为“盗杀”,是因为没藏氏“以君母而 *** 无度,祸直自取耳”,史书 *** 现“盗”、“杀”字样,是“深贬之也”。

2、记载没藏氏专权的史书,主要有《宋史》《续资治通鉴》《西夏书事》《西夏事略》等,除《西夏书事》详细记载“盗杀”过程外,其余史书则隐略不语此事。《宋史》载:“嘉祐元年,母没藏氏薨。”《续资治通鉴》载:“甲子,夏国主谅祚遣使来告其母密藏氏卒。”那么,没藏氏究竟是“薨”,还是“盗杀”?遭谁“盗杀”?至今悬疑不解。

3、没藏氏垂帘听政时期,西夏改年号为“垂圣”。清代吴广成在《西夏书事》中加按语说,史书中记载过9个被弑皇太后,惟“冶容无异没藏”,即容貌上没藏氏是最美丽的。她“垂帘听政”一说,今世文史界似嫌用语不凿,其实,她“听政”却不“垂帘”,与 *** 项贵族对面议政,从不遮避。

4、史书上说:“没藏氏妖冶好佚游”。不但好打扮,还喜欢带领随从出城入巷游玩。她每次出游,仪仗隆重,自己骑乘名马,艳面丽服,执缰先行,百姓涌上街头争睹太后风采,没藏氏也不以为然,全不戒备。

5、到了后来,没藏氏出城打猎成瘾,尤喜夜游。她择定出游之夜后,沿途地方官就提前令百姓挂起灯笼,打起火把,夹道迎送。这个习惯,最终断送了她的 *** 命。

6、没藏氏宠幸的男人,史书中主要提到两个人。一个是前夫野利遇乞的管家李守贵,一个是后夫李元昊的近侍多吃己。李守贵是汉族男子,晓儒术,喜读书,可谓是野利家族的谋士。前夫野利遇乞守天都山时期,没藏氏遭其他妻妾欺负,景况凄楚。李守贵趁虚而入,与没藏氏私通。没藏氏以皇太后身份执掌国柄时期,李守贵倾力辅弼,两 *** 不避世嫌双宿双起。

7、但到了垂圣年间后期, *** 项族男子多吃己开始以善于外交得到没藏氏的重用。没藏氏一直谋求与辽睦邻友好,但多次遭辽主拒绝,最终是多吃己出使辽国后,辽主才答应与西夏和好。多吃己是李元昊的贴身侍卫,武艺 *** ,李元昊与没藏氏在戒坛寺幽会时,多吃己秘密往来宫廷与寺院间,传信并担任警戒任务。没藏氏专权后,多吃已被特别选拔为近侍,保护没藏氏出行、 *** 。到多吃己出使辽国归来后,没藏氏开始利用多吃己掌握军备大事,宫中传出绯闻,说多吃己与没藏皇太后私通。

8、《西夏书事》载,多吃己与没藏氏“有私”,令李守贵“忿”。李守贵便在没藏氏打猎夜归必经途中,埋伏“蕃骑数十”,没藏氏策马先行无备,遭到攻击,身中数剑而亡。多吃己也被“蕃骑”围而杀之。

9、 *** 皇太后,怎么竟被几十个 *** 刺杀?“盗杀事件”发生后,手握兵权的没藏氏兄没藏讹庞经过调查,查出李守贵系弑杀 *** 元凶,立刻拿办,李守贵遭“族灭”。这是嘉祐元年(1046)十月之事,未出一月,没藏讹庞便以女儿小没藏氏嫁皇帝李谅祚,册为皇后。“自是诛杀由己,臣民咸畏之。”西夏进入了没藏讹庞独专国政的时期。

10、没藏氏之死,历来引起人们的怀疑。根据近年西夏学研究的结果,没藏氏之死有三种说法。

11、一是《西夏书事》所载的“情敌相拼”。但记载中又相互矛盾:没藏氏 *** ,“骑从甚众,每出卜夜,令国中张灯火以资娱览。”说明不但有庞大的护卫 *** ,而且地方官员护卫人数及民间绅士护卫人员数量也很大,沿途警戒,事发当夜,又是多吃己率兵亲自护卫,怎么会有“蕃骑数十,猝戕之”的事?这个说法遭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否定。

12、二是没藏讹庞杀妹,此说较可信。嘉祐元年(1046)九月,没藏氏令李守贵查没藏讹庞私垦屈野河宋朝土地、扰乱宋夏和好的罪行。李守贵经彻查,上书没藏氏,没藏氏大怒,令没藏讹庞归还宋朝良田。在处理没藏讹庞期间,没藏氏驻贺兰山营地。没藏讹庞害怕被治罪,秘密派人刺杀 *** 没藏皇太后,事后,谎称是李守贵与多吃己“吃醋”火拼,借机捕杀了二人。

13、三是10岁的皇帝李谅祚密谋刺杀没藏氏。《宋史》载:“谅祚凶忍好 *** 。”西夏皇室成员感到外戚擅权前景可危,教唆小皇帝尽快“亲政”,但没藏氏不肯罢政,因此, *** 势同政敌,小皇帝遂在太后出游时,突然命人持诏刺杀没藏氏。

14、这个说法也有道理,因为,没藏氏死后未出五年时间,没藏讹庞就被李谅祚以“谋逆”罪,“诛之,夷其族。”凶狠的小皇帝将母舅家族 *** ,没藏家族的一个旁支 *** 祁连山中,逐渐没落无闻。 *** 没藏皇太后死后不及一月,就将其母所骑宝马进献宋仁宗,可见对母亲已无任何眷顾。小没藏氏虽未杀,但不废除皇后,幽于冷宫。《西夏书事》载:“后既被废,左右凌虐之,后号泣欲自裁,谅祚怒,遂赐死。”小没藏氏被废后,遭到侍侯宫女的欺负,不堪 *** ,昼夜号哭,多次 *** 未遂。李谅祚感到厌烦,赐小没藏氏自尽。史官吴广成替小没藏氏鸣不平,说:“没藏氏无罪被杀,书之以著谅祚之忍。仍书‘故后’者,不予谅祚之废也。”

没藏氏怎么读,没藏讹庞正确读法-第1张图片-

15、(电视剧《贺兰雪》中作没藏黑云)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没藏氏怎么读和没藏讹庞正确读法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读法 正确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