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怎么读 崂山的由来和历史

牵着乌龟去散步 怎么读 6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崂山怎么读,以及崂山的由来和历史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崂是怎么读
  2. 崂怎么读
  3. 崂山,为什么叫崂山

一、崂是怎么读

“圪崂”的读音是:gē láo。这个词是晋语,指的是一个狭窄而长的小空间,形容小地方,犄角旮旯的地方,角落、墙角,比较偏僻的地方

;也用于地名,比如陕西的周家圪崂。

1、圪(gē):①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如:泥~~。②土丘;土岗

。如:~台、~垛、~壈。③与动词结合,多表示动作的继续。如:小虫从土里~拱出来了。

2、崂(láo):山名,即崂山,在山东省青岛市东北崂山县境。

1、他想吃喝点东西,再往石家圪崂爬蜒。

2、这里路比从山神庙圪崂来的路还要崎岖、陡峭。

3、一个男子汉,老守在咱双水村那个土圪崂里,又有什么意思?

4、这圪崂里又脏又臭的,没说明好看的。

二、崂怎么读

崂的读法是:读作láo,崂是一个汉字汉字,意思是山名。

崂的古籍解释:《玉篇》力刀切《集韵》郞刀切,𠀤音劳。崂嶆,山险也。一曰山名。

基本字义为:崂(崂),láoㄌㄠˊ,〔~山〕山名,在中国山东省。亦作“劳山”、“牢山”。(崂)

1、崂山的主峰称“巨峰”,又称崂顶”,在崂山中部,海拔

崂山怎么读 崂山的由来和历史-第1张图片-

2、崂山的主峰称巨峰”,又称崂顶”,在崂山中部,海拔1133米。

4、即墨先贤黄宗昌对崂山情有独尊,为我们留下了之一部《崂山志》。

5、在崂山南麓的太清官,选手们试图模仿传说中穿墙而过的崂山道士。

6、融合了桂花和崂山茶所有的优点。

7、在这里有青岛市更高的山顶-崂顶。

8、在这里有青岛市更高的山顶-崂顶

9、标题山东崂山鳞毛蕨属一新种。

10、你能不能不那么崂唠叨叨的?

11、其中两处公益*鱼礁区将在崂山区的大公岛与崂山湾选址,每处鱼礁区规划面积顷。

12、那崂山将是你理想的地方它总共有个旅游景点

13、那崂山将是你理想的地方。它总共有个旅游景点。

14、目的对崂山采集到的黄精与玉竹进行鉴别。

15、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

16、北宅农业生态旅游区地处崂山腹地,崂山水库上游,著名的崂山北九水及华楼风景区都坐落在生态旅游区内。

三、崂山,为什么叫崂山

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不其山、鳌山等。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中国海岸线之一高峰,有着海上“之一名山”之称。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中国人对于山川和河流的命名都极其讲究,如东岳泰山,就取“国泰民安”之意,那有着“海上名山之一”美誉的崂山,她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在中华文明数 *** 的演变过程中,崂山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甚至在同一时期,也存在不同的人群对崂山的不同称呼。

了解崂山的名称由来,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崂山所赋予我们的情怀与精神。

有关崂山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后汉书·逄萌传》中首次出现了崂山的名称,那时的崂山被称作“劳山”。

明代学者顾炎武,对崂山有着浓厚的感情,他考证了大量历史资料,认为秦汉时期,人们普遍相信,在东郡的海中,有仙山,山中有仙人,可求得仙 *** ,长生不老。而崂山,便是寻找海上仙山更好的地方,登上崂山之巅,可以俯瞰东海,以寻找仙山的位置。

所以顾炎武认为,秦始皇到齐鲁 *** 时,郡、州、县的百姓都为之 *** 劳不息,因此山雄险陡峭,上下行走,非常辛劳,故称“劳山”。

《崂山志》中有这样的描述:......古代人认为的海上仙山,蓬莱、方丈都是人们想象的,只有崂山是真实存在的。

崂山的另一种称呼,称作“牢山”。

“牢山”之名最早见于晋代高僧法显的《佛国记》。

相传周朝灭商之后,姜子牙的封地便是今天的齐鲁大地。

姜子牙巡视崂山时,被崂山的气势不凡、秀美雄壮所感染,又登上崂顶,发现崂山的山顶像一幅八卦图,于是便起名为“太极峰”,意为太极循环,永生不灭。

姜子牙认为崂山石质坚硬,如龙似虎,雄视东海,一山镇海,万象归怀,便感慨此山比泰山还坚牢,可以镇 *** 永固,于是便有了“牢山”之名。

关于“牢山”的另一种说法,则是根据中国传统的星象而定。

天罡三十六星中的“天牢星”与崂山的位置互相呼应,所以取星象之名,取名“牢山”。

崂山美名的广泛传播,除了仰仗于崂山“三围大海,背负平川”的自然奇观之外,也与崂山道教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据《太清宫志》载,汉代建元元年,太清宫创始人张廉夫来到崂山,建太清宫草庵,开启了崂山道教的历史篇章。

其后,谪仙人李白、唐末五代的李哲玄、北宋华盖真人刘若拙,再到长春真人丘处机,都不约而同的来到崂山隐居修道。

在这期间,崂山的名称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李延寿撰《南史》成书,该书首用“崂山”之名。

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诗仙李白作游崂山诗《寄王屋山人孟大融》,其中“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成为崂山的 *** 描写诗句,流传至今。

是唐玄宗时期,道士王日文受玄宗恩宠,南岳道士李遐周恐其贪恋世间乐事不再修道,于是劝其出京,王向玄宗提出请求要到牢山炼丹,玄宗准许其往,并改“牢山”为“辅唐山”。

元代,道教兴盛,道教全真龙门派的创始人邱处机,来到崂山以后,见崂山气势不凡,风景秀丽,实有相见恨晚之感。

道家修真讲究自然,对“牢”字甚觉不妥,又联想到此山背负平川,面对大海,形同巨鳌,雄踞于东海 *** 碧波之上,遂作诗咏此山,诗中将此山称为“鳌山”。诗曰:“牢 *** 即是鳌山,大海中心不可攀。上帝欲令修道果,故移仙迹近人间”。

成吉思汗敕封邱处机为国师神仙后,令其掌管天下道事,众道则奉师之意,称此山为“鳌山”。

图丨鳌头位于崂山头,深入大海腹地,若神鳌纳水,其身则远远延伸到 *** 深处,景色之瑰丽雄奇,无有其二。

经历了千百年时间的变迁,到了明末,黄宗昌编写的《崂山志》成为之一部详细介绍崂山情况的文献资料。

黄宗昌在自序中写道:“春非我春,秋非我秋,环视天下,独有崂山耳......”此后,“崂山”之名便逐渐被世人采纳。

所以说,劳山之名,因其山势峻险,到处是悬崖绝壁,攀山越岭不胜劳累而名。后人深感登此山之艰难,因而在“劳”字旁边又加个“山”字,以突出崂山之坚固、广阔和高耸的特点。

也因此,崂山的“崂”字,成为了词典里的一个特指词,这在中国的名川大山里也是少见的了。

从崂山名称的变化,即可看出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历朝历代崂山都有其独领 *** 的辉煌之笔,“崂山”一名最终成为了永恒的美称。

分别是巨峰旭照、龙潭喷雨、明霞散绮、太清水月、海峤仙墩、那罗佛窟、云洞蟠松、狮岭横云、华楼叠石、九水明漪、岩瀑潮音、蔚竹鸣泉。

**巨峰处在崂山南麓,入口在沙子口街道大河 *** 区附近,从市区可走 *** 路、崂山路,直行即可到达。公交可乘304、802、104(部分车次)、113(部分车次)到“大河东”站下车。

**崂山景区太清——棋盘石——仰口在同一游览线上,要到太清景区可从南售票口进入,地点在大河东附近,从市区可走 *** 路、崂山路,直行即可到达。从大河东统一乘坐景区区间观光车进入景区游览。

**北九水有两个售票口,主售票口可从市内驾车到北九水可走滨海大道(崂山段也叫松岭路),沿路北行快到隧道口位置根据指示牌右拐进入;另一售票口游客进入量比较少,是从沙子口街道汉河村位置沿南九水进入,到柳树台。公交可乘365、110、311、112,需注意的是112终点站为景区外的卧龙村,需另转车进入景区。

**从市区沿 *** 路或银川路或辽阳路或九水路东行到滨海大道,沿路北行转王哥庄即可到仰口风景区。可到仰口风景区的公交车有:312、371、106。

**棋盘石景区在流清——仰口游览线上,距仰口景区较近,距太清景区大约为30里。崂山景区现已在流清——仰口段投入运营区间观光车,若从流清方向到棋盘石,需在大河东位置停车转乘观光车前往;若从仰口方向到棋盘石,可选择自驾车前往或停车转乘观光车前往,选择自驾车游览的朋友需注意,棋盘石停车场实行计时收费。从市区走 *** 路转崂山路可直达流清入口;走滨海大道北行转王哥庄可到仰口入口。

文章分享结束,崂山怎么读和崂山的由来和历史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标签: 崂山 由来 怎么 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