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朔气传金柝怎么读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朔气传金柝中柝的读音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朔气传金柝怎么读和朔气传金柝中柝的读音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柝怎么读
柝读作tuò,从木,橐声。本义指巡夜打更用的梆子。
金柝、虾蟇柝、严柝、关柝、鸣柝、边柝、烽柝、虾蟆柝、击柝、重关击柝、重关击柝、铃柝、虾蟇柝、柝击、虾蟆柝、击柝、鞞柝、沈烽静柝、弛柝、沉烽静柝、夜柝、重门击柝、城柝、里柝、抱关击柝、虎柝、霜柝、柝柝、柝居、柝汲。
2、 *** 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呼啸寒风中,寒光映照着冰冷的铠甲形象地描写了边塞军营的恶劣气候。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古老的戍边军人曾在烽火台上艰难地构筑着国家的边关。
5、忠诚的灵魂在歌唱,沸腾的热血正流淌,那是刺破烽火狼烟的利剑出鞘之声;边关的金柝在回荡,冲锋的号角已吹响,那是逐梦强军兴军的壮志凌云之音。
《唐韵》《正韵》他各切《集韵》《韵会》闼各切,𠀤音托。《说文》作𣔳、𣟄,判也。夜行所击者。《易·下系》重门击柝,以待暴客。《左传·哀七年》鲁击柝,闻于邾。《徐铉曰》谓判两木夹于门为机,相击以警夜也。今荒城多叩鼓以持更,盖其遗制。
tuò部首:木部外笔画:5总笔画:9
五笔86:SRYY五笔98:SRYY仓颉:DHMY
笔顺编号:123433124四角号码:42941 Unicode:CJK
古代打更用的梆子:“朔气传金柝”。
(形声。从木,橐声。本义:巡夜打更用的梆子)
二、金柝怎么读
1、即刁斗。古代军中夜间报更用器。一说金为刁斗,柝为木柝。《文选·颜延之<阳给事诔>》:“金柝夜击,和门昼扃。”李善注:“金,谓刁斗也。衞宏《汉旧仪》曰:昼漏尽,夜漏起,城门击刁斗,周庐击木柝。”唐孙逖《夜到润州》诗:“城郭传金柝,闾阎闭绿州。”清钱谦益《三良诗·高侍郎平仲》:“金柝不夜击,和门尝昼开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文选·颜延之》:"金柝夜击,和门昼扃"。李善注:"金,谓刁斗也。卫宏《汉旧仪》曰:昼漏尽,夜漏起,城门击刁斗,周庐击木柝。"
3、唐·孙逖《夜到润州》诗:"城郭传金柝,闾阎闭绿州。"清·钱谦益《三良诗·高侍郎平仲》:"金柝不夜击,和门尝昼开。"
4、《清会典事例·兵部· *** 之制》:"箭笴以杨木、柳木、桦木为质,取圆直之干削成之,别用数寸之木刻槽一道曰箭端,箭笴必取范於端,以均停其首尾。"
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古老的戍边军人曾在烽火台上艰难地构筑着国家的边关。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三、柝怎么读什么意思
柝读tuò,意思是巡夜打更用的梆子。
古代打更用的梆子:“朔气传金柝”。古同“拓”,开拓。(形声。从木,橐声。本义:巡夜打更用的梆子)同本义,夕击柝而比之。——《周礼·天官·宫正》鲁击柝闻于邾。——《左传·哀公七年》抱关击柝而不以为寡。——《荀子·荣辱》大夫击门,士击柝。——《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范宁注:“柝,两木相击。”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留击柝者。——《资治通鉴·唐纪》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马嵬·其二》又如:柝击(击柝巡夜);柝汲(巡夜和汲水。泛指劳作)象声词[clang]。如:柝柝
判,分开[divide]。如:柝居(分家,分居)通“拓”。开拓[open up]廓四方,柝八极。——《淮南子·原道》武皇帝攘四夷广土柝境,面数千里。——《潜夫论·救边》又如:柝境(开拓境域)
唐韵《正韵》他各切《集韵》《韵会》闼各切,𠀤音托。《说文》作𣔳、𣟄,判也。夜行所击者。《易·下系》重门击柝,以待暴客。《左传·哀七年》鲁击柝,闻于邾。《徐铉曰》谓判两木夹于门为机,相击以警夜也。今荒城多叩鼓以持更,盖其遗制。
梆子,又名梆板,中国打击乐器。约在中国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长25厘米的一根为圆柱形,直径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为长方形,长20、宽5-6、厚4厘米。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
四、“朔”这个字怎么读
1、郑码:UAZQ,U:6714,GBK:CBB7
2、部首笔画: 04,笔画数:10,部首:月,笔顺编号:4315233511
3、(会意。从月,从屰,屰(nì)亦声。本义:农历每月初一)
4、同本义 [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month]
5、朔,月一日始苏也。――《说文》。按,凡月与日同经度不同纬度则为合朔,同经度又同纬度即为日蚀。计173日有奇。
6、月言朔。――《 *** 通·四时篇》
7、朔月奠。――《仪礼·士丧礼》。注:“朔月,月朔也。”
8、朔月辛卯。――《诗·小雅·十月之交》
9、初,剃发令下,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苦。――清·邵长蘅《阎典史传》
10、又如:朔参官(能在朔日朝参的官员);朔望之礼(指初一、十五到祀堂祭祀的礼节);朔望之辰(农历每月初一、十五的时候);朔晦(朔日和晦日);朔法(确定朔日的 *** );朔数(从之一年正月初一到第二年正月初一);朔食(古礼之一。帝王及贵族每月初一所备较平日丰盛的膳食);朔旦(旧历每月初一)
11、朔政,历政,指中国古代帝王每年冬季发布来年十二个月的政事于诸侯,诸侯亦于月初告祖庙,受而行之 [calendar policy]
1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
13、城彼朔方。――《诗·小雅·出车》
14、又如:朔风凛凛(北风寒冷);朔北(长城以北);朔土(北方地区);朔垂(西北边远地区);朔门(北方边境之地);朔庭(北方异族 *** );朔客(北方边地的将领);朔气(北方之寒气);朔野(北方荒野之地);朔雪(北方的雪)
15、月之旦为朔,车之辀亦谓之朔,名齐实异,所宜辨也。――《西京杂记》
16、天地虹洞,固无端涯,大明生东,月朔西陂。――《后汉书》
17、每月初省视 [visit in the beginning of each moon]
18、乃召昆吾冶而铭之金版,藏府而朔之。――《逸周书》
19、北方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书·尧典》
20、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三国魏·阮籍《咏怀》
21、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清·袁枚《祭妹文》
22、 [desert]原指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
23、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单于反其北庭,并领降众。――《后汉书·袁安传》
24、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 *** 向黄昏。――唐·杜甫《咏怀古迹》
25、诸越则桃李冬实,朔莫则桃李夏荣。――宋·沈括《梦溪笔谈》
26、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
27、 [the first day of each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中国农历每月初一
28、 [the first and the fif *** th day of the lunar month;syzy *** ]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即朔日和望日
五、 *** 赴戎机怎么读
1、声调:四声、三声、四声、二声、一声。
2、 *** 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行军 *** 奔赴 *** 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像飞过去一样快。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
4、这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 *** 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 *** 迢迢,奔往 *** ,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